无标题文档
净宗经典净宗论注净宗传承净宗要典极乐法音感恩念佛莲友专栏庐山龙泉寺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净宗要典>>大无量寿经甄解>>大无量寿经甄解第六>>
大无量寿经甄解第六
添加时间:2024-12-17 14:22:55   作者:道隐法师   点击:6504

                               

    第三正说大愿三:一诣佛叙意,二叹许令说,三承旨具说。先诣佛叙意者:
如是修已.诣彼佛所.稽首礼足.绕佛三匝.合掌而住.白佛言.世尊.我已摄取.庄严佛土.清净之行.
    「如是修已」四字结前生后。「诣彼佛所」下说方便。
    「绕佛三匝」者,《唐译》云「右绕七匝」。《华严经》说法身菩萨供佛云「绕佛无数匝」,今蒙凡下,故云「三匝」也。
    「白佛言」下正叙意,谓我已于五劫中,摄取如是庄严佛土之行竟也。

    二叹许令说
佛告比丘.汝今可说.宜知是时.发起悦可一切大众.菩萨闻已.修行此法.缘致满足无量大愿.
    《唐译》云:「佛言:今正是时,汝应具说,令众欢喜,亦令大众皆当摄受圆满佛土。」(文)
    「汝今可说,宜知是时」者,叹许令说。准《宋译》,有「善哉善哉」句,故知此中含可圣心之义,若其不可圣心,则何以叹许?今说所摄取之愿,乃上契佛心,下契物机,故赞叹许可也。
  「发起悦可」下别明说益。净影云:「初益凡夫二乘(「一切大众」),后益菩萨(「菩萨闻已」下)。」
    今谓:「一切大众」者,广被过去世饶王佛当时会中三乘众,下愿后文云「于诸天魔梵龙神八部大众之中」,可准解矣。
    「发起悦可」者,《唐译》云「令众欢喜」,故知大众同心发愿生,生欢喜也。「菩萨闻已」等明将来闻愿之益,今云「菩萨」,《唐译》云「大众」,十四佛国大士乃至今日凡夫并在此中。若约释迦在世,则阿阇王太子、五百长者子等;若约灭后,则今日我等凡夫等。不说不闻,不闻何以生信,即是今日闻本愿生起本末无有疑心者,入此中摄,说愿利益岂不伟哉!佛能知其利益广大,故云「今可说,宜知是时」也。
然《吴译》经此下说阿阇王太子、五百长者子闻愿益(《行卷》引之)者,开说此将来闻愿益,《魏译》即摄于此中,而不别明之也。
    「修行此法」者,摄取净土之行愿也。
    「满足无量大愿」者,《论注》云「能满一切志愿」,满足往生净土一愿,即一切志愿悉满足,故云「满足无量大愿」也。

    三承旨具说,亦二:一请佛垂听
比丘白佛.唯垂听察.如我所愿.当具说之.
    凡菩萨之法,非佛许可,不得说之,其义应例《大宝积经》第六十(三丁)〈文殊授记会〉而知焉。文曰:「师子勇猛雷音菩萨白文殊言:仁者当得何等佛刹功德庄严?文殊答言:乃至善男子!然汝问我,何等佛刹仁当得者?我不能说,何以故?对于如来,一切智者说自佛刹功德庄严,即为菩萨自赞己德。佛告文殊支利:汝可自说,以何等愿庄严佛刹,令诸菩萨闻已决定成满此愿。时文殊师利受如来教,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我今承佛神力,当为宣说,诸有欲求大菩提者,皆应谛听,若闻此愿,当如实学,令得圆满。文殊当以右膝著地之时,十方各恒河沙等诸佛刹土六种震动等。」(已下说愿)又《瑜伽金刚顶大教王经》第八同之,可准知之焉。
    「当具说之」者,《唐译》云「汝应具说」,《汉》、《吴》两说可谓不具说,(二十四愿或三十六)愿数不具足故,《魏》、《唐》两本说四十八愿,名为具足说。《观经》亦云「法藏比丘四十八愿」,《梵本》既有此愿数也明矣。
    已下二具说愿相,初无三恶趣愿至得三法忍愿,法藏自具说愿相,四十八愿是也。
谨讲解不思议愿海,略以十门分别,何者是也?一者明能发超迈,二者叹所发无上,三者会诸译不同,四者论愿超数限,五者列诸家异解,六者彰今义相承,七者示真假分齐,八者辨述成出没,九者开正觉功德,十者随文解释。
    一明能发超迈者,凡法藏发愿地位,众说不同,且依净影,判二重发心义,初寻发道意明地前世间发心,后说偈了言「我发无上正觉之心」者,明地上出世发心。(了惠云:「义寂、玄一同净影。」)
    憬兴《疏》中(十九纸)破净影义,为地前十向满位菩萨一重发心,以五劫修行净土之因,初劫行满故。(详曰:前后发心无别者可也,十向满位者非也,违《大论》故。)又准《大论》,引选择净土者三处,初第十文(廿八左)似为地前,云:「阿弥陀佛因行功德薄故,劣于普化世界故。」(依化缘不同,故有此不同。今谓:此约十九愿随宜差别土,故为此说也。)又三十八(廿六)列三种菩萨云:「利根心坚未发心前,久来修诸无量福德智慧,是人遇闻是大乘法,发菩提心,即时行六波罗蜜,入菩萨位,得阿毗跋致,乃至复次,菩萨亦利根心坚,以集诸德发心,即与般若波罗蜜相应,得六神通,与无量众生共观十方清净世界,而自庄严其国。如阿弥陀佛先世时作法藏比丘,佛将导遍至十方,示清净国等。」(今谓:《大论》云「六神通菩萨」,指七地所得,故云「清净国」。)又第五十(九右)释八地观诸佛国云:「以神力飞到,观诸清净世界,取相欲自庄严其国,有菩萨将导至十方,示清净世界,取净国相,自作愿行,如世自王佛将导法积比丘至十方,示清净世界等。」(文)此二文似为地上菩萨。就地上中,或云初地,(良忠、望西等判为初地,《六要》五(九左)同之,《剿说》一(六丁)正依《六要》)或云八地、十地,异释不同。(如《翼解》二之(二十五丁))虽有不同,以峦师为净门本义,峦师承习龙树云:「法藏菩萨于世自在王佛所,悟无生法忍,尔时位名圣种性,于此性中发四十八愿等。」《璎珞经》上(九丁)说六种性。(习种(十住)、性种(十行)、道种(十向)、圣种(十地)等觉性、妙觉性)今圣种性当第四(十地)。《仁王经》说五忍:伏(三贤)、信(初二、三地)、顺(五、四、六地)、无生(七、八、九地)、寂灭(十地)。今无生忍当其第四,故知于十地中,七、八、九地发心也明矣。
    有云:不问其地位高下,所发悲愿广大,故云「超发无上殊胜之愿」,何论能发之高下乎?
    今谓不然,《维摩肇注》曰:「大物方有大处,如摩竭鱼在大海中。若法藏菩萨心愿不广大,则所发之愿何殊胜乎?是以鸾师依《大论》第五十文,判为「圣种性」,岂其浅位耶!若依今家,则言「十地」,亦是不同于从因向果之位次,既云「从一如法垂形示名」等(《一多证文》、《唯信文意》),此从果向因之相也,峦师所谓「圣种性」者,即是一如法海之别名,因无异果之因,果无异因之果,因果之称寄显于缘,于我无为,如理思之。
  二叹所发之无上者,法藏菩萨于五劫中选择摄取,述心中所欲愿,称「超发无上殊胜之愿」,自以无碍辩才舒之,说四十八愿。然则一一愿皆是超世无上殊胜之愿也,故下偈曰「我建超世愿」,超世者,不但超过于三乘,又超过诸佛愿,故后出偈经云「发愿踰诸佛,誓二十四章」,法藏所发既踰诸佛者,断而可知矣。既言「殊胜」,对诸佛为胜,犹是相对,更加「无上」言,彰绝待无比之义。
  问:既善恶粗妙相对,舍粗取妙,何言绝待耶?
  解有三重:一净秽相对,二彼此相对,三凡圣相对也。
初约净秽相对者,经曰「人天善恶,国土之粗妙」。且如天台辨立四土,如《净名疏》及《妙宗抄》等,诸佛土是随其心净即佛土净,故随心垢净而见土有粗妙,同居净土对方便土则为秽,见思未断故;又方便土望实报土,则方便土为粗,(无明未断故)实报是妙也;又以实报土望寂光土,则实报犹是粗,寂光为妙。如是相望,净秽粗妙不定也。今净土门,此娑婆为秽,十方佛土为净,故说诸佛刹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故鸾师一一庄严征起所由,举秽国以为所舍之境。西河言「境次相接」,何者?净土法门专蒙娑婆秽国机故。善恶粗妙相望不同,然今且依初重,秽国与净土相对言选择而已。
    二者,自他相对者,经曰「我已摄取」等故。我已摄取为自,二百一十亿为他,选择他诸佛国土之善恶,摄取其善妙,以为己有,云「我已摄取」也。若尔者,所摄佛土不一准,(或同居,或方便,或实报等)其能摄心愿亦何一也,为同居乎?为实报乎?若同居、方便者,无上殊胜尚是有名无实;若实报、寂光者,法藏因分何得摄取耶?
  答:此难不轻,今试解者:经有明证,说法藏心愿曰:「令我于世,更成正觉,拔诸生死勤苦之本。」佛知其大心,故云「庄严佛土,汝自当知,比丘白佛言:此义弘深,非我境界,唯愿世尊,广为敷演」等。(非因分之所知,故请佛所说)「尔时,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说经言,譬如大海(诸佛刹土)一人升量,(法藏至诚真实)经历劫数,尚可穷底(唯佛究竟所),得其妙宝(三德秘密藏,诸佛自所证)」等。此佛知法藏心愿深广,故有此叹释。由是思之,能摄取心愿广大,深彻唯佛自证之深底,能穷唯佛究竟之宝所,而摄取所庄严之妙土,是曰「唯佛与佛知见」,是为方便法身誓愿,故不同于彼寂光土也。故知所摄佛土(二百十亿)种种不同,而既摄取为己有,则唯是庄严妙土,而不同于诸佛土,故自称言「无上殊胜之愿」也。
    三凡圣相对者,凡约通佛土者,诸佛究竟妙果,三德秘藏,唯佛一人居净土境也,相似分证犹绝分,况一毫未断者乎!法藏心愿若此,则何足称超世无上,复何劳五劫思惟焉?盖法藏所愿不轻,但欲令一毫未断凡愚速拔生死根,契唯佛自所境,为之五劫思惟,永劫行之,故称「超世无上」而已。
    如是有三重相对,显无诸佛可类也。
  三会诸译不同者,汉(《觉经》)、吴(《大阿》)、魏(今经)、唐(《如来会》)、宋(《庄严》)是其同本异译也,此中《汉》、《吴》两译同说二十四愿,愿前说弥陀果相,而后说二十四愿,说愿亦为释迦传说,是以于因愿兼说成就文,故有条理难通焉。于中《汉译》愿相略,而义正备矣;如《吴译》者,愿数似《汉》,而义不备也;《宋译》者,愿数(三十六)多于《汉译》,而义大阙略焉。若依今家,如光寿及诸佛咨嗟等愿中之精要,阙一尚不可,况彼缺多愿乎?惟《魏》、《唐》文义备矣。于中《魏本》最精,其法藏发愿说偈因果条理愿相具足,文义备悉,炳如可见。宜哉!今家真实经职而是由焉。又同本异译外,别有《悲华经》〈大施品〉中说弥陀因相,高祖往往引用之(《行卷》、《化卷》、《三经文类》),因以合勘,将阐佛愿宏致,良忠《宗要》一(四十丁)云云。
  四明愿超数限者,法藏菩萨诣佛仰告「我已摄取」,佛命令说,菩萨于师佛前,以无碍辨才为说心中所愿,即今六八愿是也。一一誓愿皆含藏不可思议,愿数虽四十八,而非凡夫二乘之所可计,故吾祖言「不可思议四十八愿」,又云「无碍誓愿」。世人以谓此四十八愿者,愿愿各头,喻栗与柹相并耳,皆是隔历不融之见而已。今不然,喻如一疋蜀锦,巧织成华果枝叶,似根茎枝叶有别,而所织成但一疋锦耳。今亦如是,虽数有四十八,而但是一正觉善巧所庄严,故曰「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卷之,则摄光寿相即妙法身,分一正觉说四十八者,弥陀性海缘起法门也,唯是菩萨甚深陀罗尼、无碍辨才之所演,岂其局解不融之谓乎!如《大集经》第六〈宝女品〉云:「宝女问佛:言如来具足十力者,为即十力有世尊乎?为离十力有世尊乎?若十力与世尊二者,无常生灭法;若十力外有世尊者,不可言证得一切诸法,又何说十力乎?十力中具十力者,何不说百力?然则可非一力,非十力,非百力耶?如来叹言:善哉!善哉!如来世尊非一、非二,乃至非十、非百、非万亿,远数量成阿耨菩提云云。」如来世尊不堕有为数量,故约出世间说非一非十等,然假世间数显十力德。今准解,弥陀正觉不堕有为数量,超数限,故不可说一、二乃至四十八,于无数量且假世间数量说四十八者,唯是假名字耳。约人,从一如法海显形示名,约所说法门,则为众说法无名字,于无名字,依假名字说四十八愿,即弥陀性海缘起法门也。缘起门者何耶?谓必至灭度,是诸佛所证之妙果,非凡愚所知,故为使凡夫知之,近说无三恶趣,而使凡夫欣慕妙果。然则无三恶趣即是必至灭度也,悉皆金色等一一誓愿皆如是,岂隔历不融之谓乎!故曰「无碍誓愿」,又曰「不可思议四十八愿」,一一愿皆具不可思议德故,诸愿相入而无所隔名「无碍」,宗师言「一一愿言」等,亦是为消隔历不融之见言之而已。
    五列诸家异解,净影云:「四十八愿义要唯三,文别有七。义要三者,一摄法身愿(十二、十三及第十七),二摄净土愿(第三十一、第三十二),三摄众生愿(余四十三愿)云云。」义寂、憬兴全用净影。
    嘉祥云:「此愿分为三类明之,有三愿(三十一、三十二加初愿。澄宪亦初为净土愿)愿净土,有四十二愿愿得眷属,有三愿愿得法身三,(十二、十三、十七)此三文不聚在一处,但随义作之耳。」(文)此亦大同净影。
  了惠云:「然依宗家,可有二意,总而言之,四十八愿俱通摄身、摄土、摄生。故《玄义》云:『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若我得佛,乃至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为摄法身)《礼赞》云:『四十八愿庄严起,超诸佛刹最为精。』(为摄净土)《散善义》云:『四十八愿摄受众生。』(为摄众生)别而言之,应如净影云云。」
  今谓:准例净影分配三种者,非和尚意,和尚意者,四十八愿总为摄受众生,其言身土者,摄在此中,其总为摄身、摄土者,非和尚意。以第十八愿涉入于余四十七,而为唯念佛往生,故云「一一愿言,称我名号」等,是和尚意也。何可准例净影乎!
《要解》云:「善导意四十八愿皆摄众生,何以知之?言『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散义》)言『一一誓愿为众生』,(《舟赞》)言『四十八愿殷勤唤』,(《事赞》)又言『一一愿言引第十八』,(《玄义》)应知皆是摄众生,就文分之,非无三义,善导意约佛正意,判弘愿有二种,以四十八皆摄之弘愿,又或使第十八涉入余四十七也。摄四十八于弘愿者,言『安乐能人显彰别意弘愿』者是也,又言『四十八愿摄受众生』者是也。是以四十七为一弘愿,不见诸行自力相,以来迎引接等为弘愿别益。以自力机见之,愿愿皆别。使第十八涉入四十七者,『一一愿言文』是也。」(文)此似辨望西,思之。
    又了惠引珍海《净土私记》(传说此释《大乘义章》〈净土章〉,不现流,难知。)云:「四十八愿分为三:初十六愿庄严净土,次十六愿劝进自他,后十六愿名号利益。初就庄严为四,初二愿清净土。」(已上)有承《私记》云:「初十六法体分,次十六名声分,后十六通益分。」(《梵响》)此义四十八分为初、中、后三分。此恐意遮净影不守次第而言「义要唯三」乎,一是一非也。
  六明今义相承者,此亦有二:初摄属不同,后开合次第。
  初明摄属者,师说云:「古来多用净影三分,然《影疏》三分与《论》主相似,今之所简判正用《论》主三种庄严之名,假令影不异《论》主者,岂其可废真宗正祖乎?何况其所判释大不同者乎!《净土论》云『三种成就愿心庄严』,(文)其言愿心者,即是法藏心中所欲四十八愿也。故鸾师释云:『此三种庄严成就由本四十八愿等,清净愿心之所庄严,因净故果亦净等。』今依此相承,分六八愿为三:一国土功德愿,二佛功德愿,三菩萨功德愿。此三不集在一所,但从义判之耳。初国土功德中有十七愿(初十一愿,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三十一、三十二),次佛功德有六愿(十二、十三、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后菩萨功德中有二十五(除上二十三,余二十五也)。具如至愿中当明。」(已上师说)
  今按:师说初分中,第一愿属国德者,其义可然,第二至第十一愿属土德者难思,何者?六通及不更恶趣愿成就文属菩萨功德明之,况《论》菩萨四种功德文多是依六神通供养诸佛等说之,故知宜属菩萨功德也。若言寄众德显土德者,今复可谓依所依土德显菩萨功德也。
    后明开合次第者,(此一科无师说,私加之),此有四门:一广略门,二互摄门,三摄归门,四次第门也。
    初广略门者,《论》云:「三种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者,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文)三种庄严即四十八愿也,一一愿不取正觉之誓既成就,则但一正觉,广于一正觉,则四十八愿也。此四十八愿略入一法句,则全是一正觉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若约佛所证,则四十八愿皆入光寿法身;若约自利利他圆满,则来入若不生者之正觉。佛正觉与众生往生不二,故宗家云「酬因之身」是也。约此义,则未分真假,佛智所证故。若约摄化门,则分真假,真实五愿为略,余皆此之分相而已,高祖五愿建立此义也。若约至略,则第十八一愿也,余四愿在于此中焉,应知。
  次互摄门者,法藏心愿固无碍,以无碍辩才说心中所愿,说愿亦无碍,故曰「无碍誓愿」。无碍故一多相融,身土相摄,以土则愿愿皆国土庄严,故云「四十八愿庄严起」;又以佛则愿愿皆佛之果德,故云「四十八愿酬因之身」;又以摄生则愿愿皆为众生,故云「四十八愿摄受众生」,又云「一一誓愿为众生」故。如是四十八愿互摄互融不可思议,何以凡夫有碍心计无碍佛智乎!
  次摄归门者,四十八愿虽广,悉归第十八愿,故《玄义》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称我名号」等,以第十八愿为正因愿,余四十七为欣慕愿,为使众生生彼国建余愿。然则余四十七皆归正因愿,而成选择愿心,应知。
  四辨次第者,不可思议四十八愿无穷无极,何论次第乎?然依缘起门,则不次而次第宛然。今约受化边辨之者,第一先誓往生人所居之净土,土已成,则誓生之得益,第二至第十一愿是也。得益所究竟,必至灭度为极,余神通、相好等皆必至灭度分相而已也。已至灭度,则契佛所证,即光寿无量愿是也。从众生言之,则必至灭度,从佛言之,则光明寿命,故知三愿虽异,其所证是一也。宜哉!《小本》众生所证同佛寿,故名「阿弥陀」,当知必至灭度上彻无三恶趣等诸愿,下通光寿愿。又佛光寿无量通无三恶趣愿,贯灭度愿,而主伴同一涅槃无量光明土也。已光寿无量,共众生成「阿弥陀」,此中自含三无量,故《小本》云「及其人民无量无边」等。次誓声闻无数,是人民无量一分也。次誓眷属长寿,此得无量所证故也。人民悉入弥陀所证了故。次有不闻恶名愿,此乃大义门功德,至于彼岸,究竟一乘,无有二乘、三乘,但是一乘清净众也。此愿亦通上诸愿,可知。如是大益何由得乎?故次有十七、十八愿,如是自利利他圆满功德,悉摄名号与之众生,故第十七愿名「往相回向愿」。众生闻其名号,生涅槃国者,第十八愿也,是名「往相信心愿」也。此愿亦遍上诸愿,谓由此愿,故使众生生无三恶趣之土,不更恶趣,具相好,现神通,而得灭度,入光寿海故,是以此愿特为最胜矣。凡四十八愿中,于初十八愿,弥陀心中所愿尽极矣,已下诸愿皆分出于此中,至下可知。法藏菩萨发愿之始末,於于此乎满足矣。言其次第,粗如是耳。
  问:一切诸佛皆无不成就无量大愿,今佛何特成四十八愿耶?
  答:《群疑论》会此难以药喻,可往见矣。今谓:此亦一往耳,理实弥陀本愿超数限,其说四十八愿者,性海缘起法门也。然则一愿成,则无量愿成,一多相即,不可思议,但从利益便宜说四十八而已。经曰「缘致满足无量大愿」,一切菩萨闻说四十八愿而满足无量愿,明知四十八愿含无量大愿,可知矣。
第七明真假分齐者,古人曰:佛智见则真假一致,若约机见,则真假炳如焉。谓如十一、十二、十三、十七、十八、廿二愿唯真实,如十九、二十愿唯假也,所余有属真者,有属假者,有俱通真假者,如无三恶趣等是也。若约佛边,则四十八愿皆真实,为入第十八愿说余愿故。(《要解》)
    师说云:今家六八愿中,选五愿以为真实,是四十八愿之肝要者也。余诸愿离此五愿而各自论之,则皆为假,何足称超世无上,若诸愿来入五愿,则皆成真实,方得「超世无上」之称。如无三恶趣愿,若合必至灭度,则为佛德所融成真实,若不然,而各自但守方便,何可称超世无上乎!例如天台所谓四眼,依佛眼皆为佛眼,不尔,四眼各守自德。
  问:若尔,十九愿诸行是方便,入来五愿,则不真假混淆耶?
  答:〈三辈章〉中三愿(十九、二十、十八)合说,既十九愿合第十八愿,则十七从之,十七既合,则余三愿(十一、十二、十三)亦不相离焉。五愿已合,则三辈诸行为五愿所融,而终泯三辈差别相,故说「次如上辈者也」、「次如中辈者也」。辈品既泯了,即是大愿清净报土,不言品位阶次,鸾师所谓「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是也,是此三辈文其明证也。当知五愿是佛德,以佛德融之,则十九、二十愿亦是为本愿庄严之具。
  窥斑录取五念于愿文,礼拜取于人天致敬之愿,赞叹取于咨嗟愿,作愿取之十八愿,观察取之十九愿,以十九愿助十八愿故,亦此之意也。是故诸愿各自别相,不融于五愿,则都是方便,如《化卷》所引,若融五愿,则悉真实也。
  问:若尔,十九、廿愿亦似含弘愿,《观》、《小》二经既存隐显,可言十九愿、廿愿亦有隐显耶?
  答:今家就愿海分真假分明,而未见就愿海论隐显者也。夫所以分真假者,为令从假通入如来利他信心也。又《观》、《小》二经带弘愿明隐显者,为调机使转入于弘愿而己,若于方便愿论隐显者,假已不假,一家之成立忽坏矣。(巳上师说)
  今私助释云:不可偏言五愿外皆假,何者?于各立别相中,又有亲真者,有疏真者,不可概论也。其亲真者,融真实取之,如二十二愿、三十五愿等是也;其疏真者,难来融,都以为假也。是故此中可分别疏亲,愿文说相本如是,思之。
  第八辨述成出没者,述成者,释迦宣述于弥陀本愿成就之相,谓之述成也。《选择集》中例无三恶趣等愿成就经文,引「闻其名号」等文,以定第十八愿成就文。吾祖承习,《广书》中行、信、证、果、真佛土五愿各引愿成就文。又十九愿成云三辈文是也,而二十愿下不指三辈文。然三辈通十九、二十愿故,既十九愿指三辈文,义通廿愿,故别不指文欤。此等愿成文明引之,其余愿成文不引之。由此思之,四十八愿中其大者,经中成就文显然,其余愿经文有无不定。如那罗身愿,有引因力、缘力等文为成就文,然此亦难一定矣。又如女人往生愿及人天致敬愿、诸根具足愿等,成就文未显著。然则成就文出没不定,虽然,一正觉成就,则何不成就圆满,若不然,弥陀岂取正觉。既成就正觉,释迦说彼佛已成佛,现在西方等,本愿成就何可疑乎!然于其利益为长者,则为使众生生愿生心,开示其愿成就之相也,非谓无故说无成就故,今论述成出没而已。
    第九显正觉功德者,四十八愿功德成就而归一正觉,正觉之体即是「南无阿弥陀佛」也,是名「弘誓一乘海」,亦名「悲愿一乘」,此乃弥陀正觉功德也。正觉功德不可思议者,由誓愿不可思议,是以《行卷》(四十三)以三十六句叹誓愿不可思议,以彰正觉功德广大,文曰:「敬白一切往生人等,弘誓一乘海者(正觉功德名号为乘体),成就无碍无边、最胜深妙、不可说、不可称、不可思议至德。(尊号)何以故?(征起至德之所由)誓愿不可思议故,(总示由无上超世誓愿不可思议,故正觉果德不可思议。)悲愿喻如大虚空,诸妙功德广无边故,(已下廿八句约喻以显誓愿不可思议,于中初一句为总,自下为别。今总句中安「悲愿」二字,贯下别句。)犹如大车,乃至犹如大风,普行世间,无所碍故。(已上廿八句约喻以显)能出三有系缚城,乃至开显方便藏(已上八句约法以明德)。良可奉持,特可顶载也。」(文)
    初廿八句广设喻,以叹誓愿不可思议德,以显正觉功德无边,即是叹无上超世最胜真妙也。悲愿广大,叹以多喻,亦不可尽,故依《华严》、《涅槃经》以廿八句,亦但仅喻显其一端,而使不可思议耳。当知四十八愿一一功德归「不取正觉」一句,叹悲愿之处即是正觉之功德也,真宗学者不可不精究焉。
    后八句约法显功德广大,于中初约往相入门,后四句约还相出门,叹入出自在、自利利他圆满之德也。
    已上文前九门竟。
  已下第十随文解释,有四门:一得名摄属,二明愿意,三参考诸译,四就文解释。下诸愿一一皆以此四门辨其愿相。

    第一、无三恶趣愿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初愿名者,有四名:一名无三恶趣愿(法位、玄一立此名,惠心、静照、真源同之),二名令国无恶趣愿(义寂),三名国土严净无诸趣愿(智光立名,御庙同之),四名无苦苦愿(憬兴)。此四名中,黑谷用初,今从之。
  明摄属者,净影云:「初两愿愿生无苦,后九愿愿生得乐,初中此愿其自国无苦。」憬兴同之,此师以为摄生愿也。嘉祥为摄净土愿。望西依净影,《会疏》从嘉祥。
  今按:可属国土功德。何者?下经文曰:「又其国土,无须弥山及金刚铁围一切诸山,乃至亦无地狱、饿鬼、畜生诸难之趣等。」《唐译》云:「极乐世界无有地狱、畜生及琰魔界。」成就文既属国德,况愿文言「国有」,《异译》亦云「令我国中无有三途」,明知国土功德摄。若依《论》文,清净功德及无诸难功德当之,此安乐总体故,无三途诸难,故下经曰:「无有三途苦难之名,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其国名曰『安乐』。」(文)此文通此愿及第十六愿,三途之名既无,何有体乎?可知。
  次明愿意者,此愿五劫思惟、选择摄取之为最,欲三界外别建无三恶趣之净土,使众生往其国故,此乃开往生净土之根基也。何以言之?下经说弥陀成佛相,先显示安乐国德,云「清净庄严超踰十方」等,次说此愿成就,乃至以结安乐之国名。《小本》亦同之。当知正觉成就以此愿为根基,是以诸译皆以为初,此之谓乎。
  师说云:且如极乐无为涅槃界者,非下地凡夫所知,故此初愿以无三恶趣而彰无为涅槃界。《论》主初清净功德正当之。「法藏发愿,欲使众生置毕竟常乐之处,毕竟常乐何由入安乐佛国」是也。(《论注》)毕竟常乐即涅槃异名也,常乐处岂有三恶趣乎?是故近誓无三恶趣,以示毕竟常乐之处。入已则无三恶趣处,即无为涅槃界也。然则此愿在初,统下诸愿,是此愿意也。
  《选择集》上(十七)云:「夫约四十八愿,一往各论选择摄取之义者,第一无三恶趣愿者,于所睹见之二百一十亿土中,或有三恶趣之国土,或有无三恶趣之国土,即选舍其有三恶趣粗恶国土,选取其无三恶趣善妙国土,故云『选择』也。」此但似三恶趣为选舍境,然准清净功德注文,不但三途,亦一切有漏五道悉为选舍之境。法藏大悲殊于重苦者,故举重苦处摄余,故绝三途所,即三界五道一切有漏之苦难悉绝,故《经》云:「横截五恶趣(灭果,今愿),恶趣自然闭(闭因,次愿)。」《论注》下云:「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国,三界业系毕竟不牵,不断烦恼得涅槃分。」此意也。义寂云「理实净土五趣俱无,《经》说『横截』等,《论》云『胜过三界道』故。」亦此义也。
  次参考诸译者,《唐译》云:「若我证得无上菩提,国中有地狱、饿鬼、畜生趣者,我终不取无上正觉。」(文)
  《汉译》(八右):「一我作佛时,令我国中无有地狱、禽兽、饿鬼、蜎飞蠕动之类等。」《吴译》第一同之。
  《宋译》第一愿总标三种功德,于摄众生中,必至灭度、无三恶趣、悉皆金色四愿合说,又含不更恶趣之义,文曰:「愿如世尊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摄法身愿),所居佛刹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摄净土愿),所有一切众生,及焰摩罗界、三恶道中,地狱、饿鬼、畜生,皆生我刹,受我法化,不久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摄生愿,五道悉成灭度,何有三恶趣?)一切皆得身真金色。(悉皆金色)」云何含不更恶趣乎?谓三恶趣生彼国,而不久成菩提,是不更恶趣之义也。
  后解文者,「设我得佛」者,遥期果上,是愿也,希求为义;「不取正觉」者,近励因行,是誓也,邀制为义。「设」者,《说文》:施陈也,又与「若」不定之辞。《唐译》言「若我」,宗家亦以「若」释,所愿广大,不敢轻定,故置不定语。
  净影云:「诸愿不满,终不成佛,假设所愿不满,得成誓终不取」。(文)下诸愿皆准此焉。
    「国」者,无量光明土,谓毕竟安乐大清净处也。「有」者,谓不有也。
    「地狱」者,《应音》廿四(十六)云:「那落,亦言『那罗柯』,亦云『泥囉夜』,唐言『泥梨邪』,斯梵言『楚夏』耳。此译有四义:一不可乐,二不可救济,三暗冥,四地狱。经中言『地狱』者一义也,所以仍置本名。」又七(二右)云:「亦云『非行』,谓非法行所也,或在山间,或大海边,非止地下。言地狱者,一义翻也。」《辅行》云:「地狱从义立名,谓地下之狱,名为地狱。」故《婆沙》云:「赡部洲下过五百踰缮那,乃有其狱。」(己上《音义》)此有假实器生论,如《廿唯识疏》等,八寒八热为大狱,各有十六别处,亦有孤独,其类无数,受苦无量,最重所一日之中八万四千生死,经劫无量。《辅行》云「作上品五逆十恶者感之」。广论差别如《俱舍》等,可往捡矣。
    饿鬼者,《应音》三(十一)云:「薜荔,或言『卑帝梨』,或云『卑帝梨耶』,或言『闭黎多』,皆讹也。正言『弥荔多』,此译云『祖父鬼』,旧译云:『饿鬼中最劣者也。』《孔雀王经》作『俾礼多』,梁言『饿鬼』是也。」
    《婆沙》云:「鬼者,畏也,谓虚怯多畏。又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又希求名鬼,谓彼饿鬼恒从他人希求饮食,以活性命。」(文)此道亦遍诸趣,有福德者作山林冢庙神,无福德者居不净所,不得饮食,常受鞭打,填河塞海,受苦无量。《辅行》云:「下品五逆十恶者感之。」
    畜生者,《最胜疏》云:「梵云『底利瞿尼多』,此义译为『傍生』。」《琳音》廿八(十六)云:「梵音『吉利药住尼』,亦云『帝利耶泥瞿伽』,此云『傍行』,旧翻为『畜生』,或言『禽数』者分得,仍未总该也。」
    《翻名义》二(卅九)曰:「底栗车,此云『畜生』,《礼记注》曰『牛马羊犬豕鸡』。」《辅行》云:「摄趣不尽,以五道中皆遍有故。又翻『畜(许六)生』,如《婆沙论》中释:生谓众生,畜谓畜养,谓彼横行,禀性愚痴,不能自立,为他畜养。」
  问曰:若以畜养名畜生,如诸龙水陆空行,岂可为人所养名为畜生耶?
  答曰:养者义宽,具满人间及以六天,不养者处狭,唯在人中。新《婆沙》百七十二曰:「其形傍故行亦傍,以行傍故形亦傍,是故名『傍生』。」(文)(已上《音义》)《辅行》云「作中品五逆十恶者感之」。依《四解脱经》名火途、刀途、血途。《普曜经》云:「悭贪堕饿鬼,觝突堕畜生,十恶堕地狱。」(文)
  问:无三恶趣者,何说有凫雁、鸳鸯等耶?
  答:彼非实业鸟,如《小本》世尊自通释。宗家曰:「鸟群非实鸟,天类岂真天。」
  问:同居净土亦不可有三恶趣,今何特以「无」之夸殊胜之愿耶?
  答:非谓但无恶为殊胜,下「必至灭度」贯于此,故称「超世无上」,无五恶趣所,即升道无穷极故,如下经说。然《悲华经》中缺必至灭度愿,故无三恶趣亦不通灭度,彼圣道教故。
  圣道门谈十界互具,故言阿鼻依正居于极圣自心。《观佛三昧经》说:「佛心者,大慈悲是,缘苦众生,故佛心中观八寒八热之相。」净土门不然,说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不说摄诸地狱。若约还相自在,则何恶不现,故说观音光中五道色相皆于中现。今为开净土门根基,誓无三恶趣,应知。又复,此愿通「必至灭度」,则唯真实,若不通灭度,亦通化无妨。纵令虽曰化土,无可有三恶道理故,然今愿意约真实为正意而已。

    第二、不更恶趣愿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
  初得名者,一名命终不向他国受苦愿,(净影)二名无恶趣愿,(法位、玄一)三名命终复不更恶趣愿,(义寂、惠心、静照、真源、澄宪)四名无坏苦愿,(憬兴)五名有情命终展转增上愿(智光、御庙)。此中黑谷用第三名,今亦从之。
    次摄属者,已下十愿同言「国中人天」,故诸师皆为摄生愿。
   有说从初愿至十一愿都为国土功德摄,何者?国德独不显,必由人天有胜劣,方见国土胜劣,菩萨为胜,人天为劣,今就劣见国胜,故有「国中人天」之语,亦不可妨。下六通等亦非修得,安乐自然德故,《论》文依报十七句中明眷属功德,其例也。吾祖曰:「不断烦恼得涅槃,斯示安乐自然德也。」十一愿有「国中人天」语,既为安乐国德,余愿岂不然乎?(师说)
  今谓:愿愿无碍故,以国德显生德,以生德显国德,互相通。然今以安乐自然报德显能居人天胜德,誓所显人天德相,故宜属菩萨功德。何以知者?愿成就经云:「又彼菩萨,乃至成佛,不更恶趣,神通自在,常识宿命」等,(此文通下六通愿)此正不更恶趣为菩萨德。又〈易行品〉云:「若人生彼国,终不堕三趣,及与阿修罗。」摄生愿以此等文可证矣。
  次明愿意者,《选择集》上云:「于彼诸佛土中,或有纵虽国中无三恶道,其国人天寿终之后,从其国去,复更三恶趣之土,或有不更恶道之土,即选舍其更恶道粗恶国土,选取其不更恶趣善妙国土,故云『选择』也。」(文)
  了惠云:「所见土中,有坏劫国,诸有三途定业者,业力引置他方恶道。法藏愍念,为之在此愿。」此约他方坏劫时判更恶道者,恐非今愿意乎。
  《会疏》云:「虽受人天善果,须臾退没,入三恶道,所以有此愿。」(文)亦无妨矣。
  望西:「问:一切净土无更三恶道,纵无别愿,而不更恶道,今故立此愿,何要耶?答:有通云:《悲华经》『或有世界有大火灾』,故知自国虽无恶道,而坏劫时置他方恶道,非谓自国有恶道复更也云云。」
  有云:「今发别愿,凭愿欣趣多故。」(望西)
  今谓:弥陀大悲为具缚凡夫,具足五道业系者,生彼国而有因故。为彼业系所牵,不能不更恶道,今为之立此愿故。具足烦恼凡夫生彼国,三界业系毕竟不牵,以愿力闭恶趣因,故说「恶趣自然闭」,不同诸佛国断惑者往生也。
  《吴译》愿文约他方,今经通自国他邦,其成就文约自国,故云「除处他方」等。在彼国乃至成佛,不退无上菩提,复更五恶趣,而必至涅槃也。更恶趣者,退没之义也,今但举其所离云「恶趣」,论其所得,则不退、灭度也。(合十一愿)
  《宋译》举所得(不久悉成菩提),不说其所离,说「复更」者,今佛大悲,为从五道来生者,故云「复更」,举重苦摄人天,《宋译》文可以为证矣。
  何以约所离、所得者?《安乐集》下(廿四):「是故《大经》云:十方人天,来生我国,若不毕至灭度,更有退转者,不取正觉。乃至《大经》复云:生我国者横截五恶趣。若生彼国,娑婆五道一时顿舍,故名『横截(若此方修断者,先断见惑,离灭三途因果,后断修惑,离人天因果,此皆渐次,不名横截。)五恶趣』者,截其果也,『恶趣自然闭』者,闭其因也,此明所离;(即离恶趣之因果也)『升道无穷极』者,彰其所得。(即必至灭度也)乃至一到彼国,即入正定聚,与此修道一万劫齐功也。」(已上)准解焉,依之思之。
  凡修佛道者,所劳者在得不退地,苟至此,则不用功而不更恶道,故说之忍不堕恶趣,自然流入萨彼若海。今一生彼国者,不借一念功,与彼等功,岂但五恶趣乎,亦永离女人等恐。故龙树云:「无有诸趣恶知识,往生不退至菩提,亦无女人恶道怖。」推穷可知焉。若约他邦,则还相摄化,分身垂化,而处染不染,逢恶不变,逢极苦不堕,如鹅鸭入水,水不能湿。(《安乐集》上廿七纸右)《宝云经》曰:「菩萨不造恶业而入地狱,虽处地狱,不受地狱苦报;菩萨不毁佛戒堕畜生中,虽现畜生,而不受畜生之苦;菩萨不起贪嫉堕饿鬼中,虽现饿鬼,而不受饿鬼之苦。」(文)可准知矣。
  次参考诸译者,《唐译》云:「国中众生,有堕五恶趣者,我终不取正觉。」(文)
  《汉译》:「二令我国中人民,有来生我国者,从我国去,复更地狱、饿鬼、禽兽、蠕动,有生其中,我不作佛。」(文)
  《吴译》第八云:「令我国中诸菩萨,欲到他方佛国生者,皆令不更泥犁、禽兽、薜荔等。」
  《宋译》第一愿云:「诸天人及三恶道众生皆来生,不久成阿耨菩提。」(文)是不更恶趣之义也。若有更恶趣者,何以得不久成菩提乎?可知矣。
后解文者,「国中人天」者,非天非人,而因顺余方,故示人天名耳。凡诸愿中,言    「国中人天」者,有十四愿;又言「菩萨」者,有十一;又有一愿言「声闻」也。若约「一法句」,则其体咸同一类,非人天、非声闻、非菩萨。然约广门,则因顺他方,故有人天等名。人天有受乐用,故为引他方人天,而呼为「人天」,此愿及六神通等愿是也;又菩萨以摄化大行为用,为引他方菩萨,呼为「菩萨」;声闻以庄严为用,为他方声闻,呼为「声闻」也。虽示现种种差别相,其体一味,但任用异称而已。
    「寿终之后」者,《汉译》云:「有来生我国者,从我国去。」今摄此二句为「寿终之后」,故知从彼国去,往他方言为「寿终」,非实命终。于眷属长寿愿言「修短自在」,故非生现生,非灭示灭,自在生灭言「寿终」。(《要解》)此在于还相门可言也。
  有说云:「净土实虽无寿终,而为成不更义,假设言而已。」(《会疏》、望西、《略笺》、梵响等皆此义也)
  有说:「凡愿有真假,唯真、唯假,或含真化。若以假释,从化移真,应言『寿终』;若约真释,『寿终』之言诱引群机,故成就文云『彼菩萨乃至成佛不更恶趣』,善导云:『乃至成佛,不历生死。』」(《义记》)
  又可,往他方利益众生,近示凡夫言「寿终」,例如说佛从耆阇崛山没,于王宫出,不山没则不能宫出乎?实不动而一念一时遍至诸佛会,何待寿终乎!一身无量,自在无碍,而近示凡夫,故言「寿终」耳。龙树《赞》云:「彼国人命终,没应受诸苦,不堕恶地狱,若人生彼国,终不堕三趣。」(文)
  「复更」者,复谓再也。更者,《琳音》七十七(十七)云:「革行反,郑注《周礼》云:更,犹代也。《说文》:改也。又《玉篇》:更,历也、复也,又增再也。」今用历也、复也、再也之训也。复再历旧道云「复更」,谓展转五道者,生彼国已,不复再历旧五道也。故《宋译》云:「一切人天,三恶趣众生来生,不久成菩提。」此意也。

    第三、悉皆金色愿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初得名者,净影已下诸愿不立别名,其余诸师立名不同:一名身皆金色愿(义寂、惠心),二名色齐等愿(法位、玄一,三、四合名),三名所化成就紫磨金色愿(智光),四名真金色愿(御庙立名,良源、静照、真源、澄宪同之)。吉水名悉皆金色愿,今从之。
  论摄属如上所辨。
  次明愿意者,《选择集》云:「于彼诸佛土中,或有一土之中,有黄白二类人天之国土,或有纯金色之国土,即选舍黄白二类粗恶国土,选取黄金一色善妙国土。」此但约黄白二类,具言有青黄赤白黑等显色不同。
  《正法念经》说十种众生,谓长、短、方、圆、三角、青、黄、赤、白、紫是也。(《文句》四之二,五十纸引之)
  《长阿含》二十(十三):「人有七色,云何为七?有人金色,有人火色,有人青色,有人黄色,有人赤色,有人黑色,有人白色。诸天阿须伦有七色亦复如是。」(已上)或有一人杂色千差万别。(《会疏》)
  爱憎缘之怀火,是故由之起波,是故愿国中人天令平等一相。下经云:「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等。」「智慧」等六通愿成,「咸同」等即今第三、第四愿成,皆是必至灭度别相,故云「自然虚无」等。《事赞》云:「净土无生(灭度)亦无别,究竟解脱金刚身。(悉皆金色,无有好丑)」当知一涅槃别相,于中上明所离,此下明所得,即涅槃智断二德也。于所得中,第三、第四誓外相平等,第五已下愿内德无碍,〈易行品〉云:「人天身相同,犹如金山顶。」即赞此二愿相也。
  问:下有三十二相愿(有身色金体相),非繁重乎?
  有云「浅深总别之异」,(澄宪)有云「总别为异云云」。了惠云:「不尔。据黑谷,约纯杂门判此愿,下取显色胜边为一相,此愿取纯一色边而为愿体云云。」今谓:下约差相具足(一人中诸相相望),此愿约平等一相(多人相望示平等)。
  次参考诸译者,《唐译》云:「国中有情,若不皆同真金色者等。」(文)
  《汉译》:「三不一色类金色者等。」(文)
  《吴译》第九愿,三、四合说云:「令我国诸菩萨、阿罗汉,面目皆端正,净洁姝好,(第四)悉同一色,都一种类(第三),皆如第六天人等。」
  《宋译》第一愿合说云:「一切皆得身真金色。」(文)
  后解文者,「悉」者,尽也,指多人,非指遍身也。「真金色」者,简有漏业感金色。《论注》云云。(《会疏》引之)悉皆金色者,彰净土无异色,故《唐译》云「皆同真金色」,《吴译》云「悉同一色」,可知。
  问:余青、白等亦为纯一色,则成平等色,何但取金色耶?
  答:了惠云:「顺佛色故,相随一故,世所贵故,众色本故。(《观佛经》云「黄色众色本」)」黑谷为「黄金一色者,色体不变,常住无漏故。」日溪云「此标中道实相色」,《义记》云:「真金标无垢,纯一显实相也。」
  今谓:显涅槃常住不变色,与下「必至灭度」相关,故曰:「净土无生亦无别,究竟解脱金刚身。」经云「清净色身」。由是言之,此愿唯真非假,高祖合十一愿成就文故,思之焉。

    第四、无有好丑愿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初得名者,一名令形无好丑愿(义寂),二名有情容颜均等无差别愿(智光),三名无好丑别愿(惠心),四名无有好丑愿(净照、真源、澄宪)。今取第四名。摄属如上。
  次参考诸译者,《唐译》云:「形貌差别,有好丑者等。」
  《汉译》云:「人民有来生我国者,天人世间有异者等。」
  《吴译》第九合说云:「令我国中诸菩萨,面目皆端正,净洁姝好。」(文)
  《宋译》无此愿,盖身金色中含之焉。
  次愿意者,所见土中,虽色光一,形相不同,或有矮陋痟瘦,或有大面长身,是以好人高举,丑妇深嫉,万惑为之蜂起,百苦依之狼狈,是选舍不同国土,令形相平等,无高下差别。(《会疏》、望西)偈云「人天身相同」,经云「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是「必至灭度」别相,故《证卷》引之证妙证。余如上,前约显色相,今誓形色平同。
  问:下有诸根具足愿,云何差别乎?
  答:虽诸根具足,亦有好丑不同,可知。与具相愿差别者,如望西会。
  后解文者,「形色不同」者,拣显色。「好」谓姝好,可见好者;「丑」谓丑恶,可恶者。《琳音》十八(十六):「《毛传》曰:丑,弃也。按:不端严也,貌恶不研也。《说文》:可恶也。」
  《如来会》云「形貌差别有好丑」,业差别故形貌致不同,如诸天共器,饭为异。安乐土同一念佛,同一华所生,故形无异状,颜容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无可比类。(《经》上二十五丁具说六重比挍,可见。)此亦与下十一愿通故。(高祖《证卷》引「咸同一」等,可以见已。)

    第五、宿命通愿

  此下明六神通。六通者,《大乘义章》二十本(十八已下)有六通义,广以九门分明,可往捡。佛果六通者,如《十住论》第十一(二十)明。若菩萨六通者,如《六波罗蜜经》第八(十七已下)、《八十华严》〈十通品〉(《疏抄》(四十四)八纸下)、《大论》第五等明,又《大论》九(十一)、《地持论》五(四)、《瑜伽》三十(七纸)、《杂集论》第十四、《妙玄》六之一、《萨遮花犍子经》(十三)、《南本涅槃》二十二(初纸)、《大集贤劫经》(明三明)等广说,可披矣。
  然此经中所明六通,与余经所说大异,今就此经意分别,略有七门:一释名,二出体,三得所依,四所得,五大小不同,六辨相,七次第也。
释名者,「身通」名、义并不定,或名「身通」,或名「神通」,或名「神足」,是名不定。寻名解义,其义各异,「身通」者,从所依立名,色形聚积,故名为「身」,于自己假名色身,运反自在,作用无壅,名为「身通」。或从境立称,谓于外色身转变自在,名「身通」也;「神通」者,就能彰名,谓所为(穷潜)神异目之为「神」,作用无拥谓之为「通」;「神足」者,从能就喻以立其名,「神」者,从能义如前,「足」者就喻,游涉往来,事同脚足,名为「足」。
    「天眼通」亦名、义并不定也。天眼通复名「生死智通」,故是不定。从义亦不定,谓「天眼通」者,就根彰名,一切禅定名为「天住」,依禅得眼,故名「天眼」,照瞩无壅名「天眼通」;「生死智通」从境立称,未来起尽说为「生死」,于此生死照见无拥名「生死智通」,是义不定也。然此二名(天眼、生死智)说有离合,或分为二,(如《增一阿含》)故立为「七通」。照现色像名为「天眼」;因现所见,寻知未来死此生彼,名「生死智」,故分为二。又如《华严》十明中亦分为二:天眼智、(照现色像)尽智未来际劫智明。(明知未来死此生彼)其余经论多合为一,由其天眼,照现色像,寻知未来死此生彼,故合为一也。
   「天耳通」名、义俱定,就根立名,依禅(天也)得耳,故名「天耳」,就闻无壅名「天耳通」。
    「他心通」者,名、义亦俱定,从境彰名,非己之虑名曰「他心」,于此他心照知无壅名「他心通」。
    「宿命通」者,亦名、义俱定,从境立名,事谢于往名为「宿」,往法相续名为「命」,于此照知无壅名「宿命通」。(虽亦知过去八种事、六种同行,以命报主故,又命最后据故,偏曰「宿命」。)
    「漏尽」者,名定义不定,经论中唯名「漏尽」,故名是定也,论其义别有二:一就能彰名,无学圣知能尽诸漏,故名「漏尽」,于此无壅名「漏尽通」;二从境立目,知漏尽故名「漏尽」也。
    于六根中,三根立通,(眼、耳、意根)离中知有,能远见闻义,故得名「通」,鼻、舌、身根三合中知,故无远通义,故不说「通」。「身通」,于彼假色身中运反自在为「身通」,非于身根觉知自在名「通」,故身根不立通,余四依意根立通。若就佛菩萨,六根互用,齐得立通,今且通约余人也。今此经中说六通,因顺余方而已。
  二出体者,凡夫二乘眼耳意相应慧为体,佛菩萨所得通悉以意识相应慧为体,以如实智为通体。今此经意,以佛如实智为通体,人天而用佛智者,余经论所无也,故经说「智慧如大海」,又说五眼具足,眼已尔,余通亦然。
  三得所依者,小乘前五通唯依四根本定得,漏尽通依四禅未至中间及三无色;大乘究竟依,一切禅悉能起之。今此经所说大异于彼说,一切人天皆以佛愿为所依法,故云「阿弥陀如来本愿力为增上缘」。《事赞》云:「三明自然乘佛愿,须臾合掌得神通。」岂容同于有漏禅、无漏禅为所依耶!
  四所得者,如彼自力门,有修得(离欲得、方便得),如修定所得;有报得,如上诸天报得五通等。彼国人天所得与此异也,非修得,(非由修定所得,非自力修善报。)而修得亦报得,(用弥陀修德故,愿力报得故,)不自修而得成就一切菩萨所修,故说「得深禅定,诸通明慧」故。又是愿力酬报,安乐自然报德,而不同常途报得,故《要集》云:「不百大劫中种相好业,不于四静虑中而修神通因,只是彼土任运生得之果报,不亦乐乎!」(文)
  五大小不同者,《大乘义章》身通中明十不同,今除上下不同,非修得故。
  一宽狭不同,如《地持》说,声闻二千国土为通境界,缘觉三千国土为通境境。又龙树云:「小声闻中,不作意者,一千为境,若作意者,二千为境;大声闻不作意二千,作意三千国土为通境。缘觉中,小缘觉不作意二千,若作意者,三千为通境;大缘觉莫问作意、不作意,皆以三千国土为通境界。」
  二多少不同,二乘一心一作,不能众多;诸佛菩萨一时化现十方世界一切色像,一时能现五趣之身。
  三大小不同,二乘化现大身不能入小,化现小身不能容大;诸佛菩萨现大身满三千界,能以大身入一尘中,化现小身如微尘,能以小身容受一切。又佛菩萨于一切色物,大能入小,小能容大,二乘不能。
  四迟速不同,二乘欲至远所,多时乃至,以其不同如意通故;诸佛菩萨一念能至十方世界,以其所得如意通故。
  五虚实不同,二乘所化现一切相似而已,不得实用;诸佛菩萨所化现,皆得实用。
  六所作不同,诸佛菩萨化无量人,各令有心,随作一事,令人异辨。二乘不能。
  七所现不同,诸佛菩萨但现一身,令异见,但出一声,令人异闻,安住一土,十方俱现。二乘不能。
  八化根用不同,如《涅槃》说,诸佛菩萨六根互用,二乘不能。
  九自在不同,如《涅槃》说,诸佛菩萨凡所为作,身心自在,不相随逐,其身现大,心亦不大,身现小,心亦不小,喜忧等一切皆尔。二乘不能。
  天耳通中不同有六,宽狭、顿别、粗细、迟速、虚实不同准前。
  他心通中不同有六,宽狭(三千心,一切心)、顿别(别别知不一时,一时顿知)、粗细(但凡小圣,粗心不知,细心所知微细,乃至佛心)、迟速(作方便方知,于一切心发心即知)虚实(有谬,不谬)、时分(但知现在众生心,知三世众生心)不同也。
  天眼通不同有九,宽狭(见三千,见一切)、顿别(见不一时,一时顿见)准前可知,粗细(佛菩萨所见微细,乃至微尘色一切悉见。二乘不能。)、迟速(作方便见,欲见即见)、虚实(错见、不错)、时分(二乘极速见未来世中八万劫事,佛菩萨穷见后际)、自他(《涅槃》说二乘但见外色,不见自眼,佛菩萨能见自眼。)、见法(《涅槃》说诸佛菩萨见诸色念念生灭,及见自他不净骨人。二乘不能)、知根不同。(如《涅槃》说,诸佛菩萨能见形色,即知其根利钝大小。二乘不能。)
    宿命通中不同有七,宽狭、顿别不同准前可知,粗细不同,(佛菩萨过去巨细事悉知,二乘不能)速迟、虚实不同准前可知。时分不同:二乘极远知过去八万劫事,佛菩萨所知无极。自在不同:如《地持》说,诸佛菩萨自知宿命,知他宿命,能令他人知己宿命,能令他人自知宿命,能令他人知他宿命,乃至令彼其余众生展转相知,二乘不能。
    漏尽通有二:一知他漏尽,不同有六:宽狭(一世界,一切)、顿别(别缘别知,一时顿知)、粗细(粗浅,深细)、迟速(方便,即知)、虚实(实知,错知)、时分不同(知现,一切)。二自证漏尽有三:一证法不同(证法粗浅,但得人空;所证渊深,深究二空,证如来藏);二乘障不同(但断四住;五住皆灭);三取舍不同(得寂取证;得寂不住,不舍住涅槃)。
    如上不同中,此中之意与佛菩萨所得同焉,一一愿可合见矣。
六辨相者,《义章》云:依经辨相,相如《地持》说,身通有二:一变化,二改换旧质名为「变」,无不事化现说为「化」。
    身变多种,要为十六:一震动,二炽然(身上下出火水),三充满身(放光满界),四示现,五转作异分(反地为水,反水为地),六来去充行(往来无碍),七大小(反小为大等),八色像入身,(令一切悉入己身)九所往相似,(至现同彼),十隐显,(现出过等)十一自在,(令众生四仪随心)十二障他神通,十三与辨,十四与念,十五与乐,十六放光。
    「变」义如此,「化」亦无量,要有三:一化身(化为一切众生形类),二化语(化为种种语言),三化境界(化为一切饮食等事)。
    就「化身」略有五种:一化似自身,二不相似,三他身,四不相似,五自他身相似、不相似一切化现。
    「化语」有七:一妙音,二广音(一切普闻),三从自身起作语言,似从身起,四从他身起化语言,似从他起,五无所从起,六说正法,七随事教责化语。
身通如是。
    「天眼」有二:一见于现在色像,二见未来死此生彼。
  「天耳」中,一切六趣众生音声、圣非圣声、粗细声、辨不辨声、化非化声、远声近声悉闻。
  「他心」中,一切众生心心数法悉如实知,毗昙唯知他心,不知所缘,成实正知他心,兼知所缘,大乘亦尔。
  「宿命通」差别有六:一自知宿命,知已过去八种事等;(一如是名,二如是性,三如是生,四如是饮食,五如是苦乐,六如是长寿,七如是久住,八如是寿限。)二知他,知他众生六种同行;(一如是名,二如是性,三如是生,四如是饮食,五如是善恶,六如是寿命。)三令他众生知己宿命;四令他众生自知宿命;五令他众生知他宿命;六令余众生展转相知。
  「漏尽通」中有二种:一无学圣智能尽诸漏,二知漏尽。此中义别有四,如《地持》说:「一自知漏尽,二知他漏尽,三漏尽方便已未起,悉如实知圣道。四漏尽增上慢有起、不起悉如实知,未得谓得名『增上慢』。」(文)
  七明次第,理实六通无定次第,今且言次第,有二:若约修成次第,身通、宿命、天耳、天眼、他心、漏尽次第,如龙树《论》说,非今所用,略之。二起化次第,《义章》云:「直明起化次第,亦约佛说,欲化人,不知所在,先用天眼;已见所在,须往摄化,次用身通;既到其所,不解其音,次用天耳;虽解其言,不识其根,次用宿命,观过去根性大小;虽识根性,不知现,次用他心;虽知其心,不知心中烦恼有无,次用漏尽,观心中烦恼有无,为说对治,令证漏尽。次第如是。」(已上)
  今六通愿约起化次第,然彼国人天起化亦与此界不同,宗家云:「三明六通皆具足,忆我阎浮同行人。」既生彼国,自证妙果得快乐,忆念我宿世同行人,欲同得此乐,故以「宿命通」为初,先知自宿世事及有缘者;次以「天眼」见其住所,及彼苦乐事,闻其苦乐等音,以「他心通」知其心所欲根性,知根性故,以「神通」往而化之,使他「漏尽」,次第如是。
  然《华严》分六通说十明:一宿命智明,二他心智明,余四通各分为二,身通为二:一名安住无畏神力智明,转变自在,于十方界往来无碍,二名种种色身智明,能现种种诸身差别;天眼分二:一天眼智明,于现色像照瞩分明,二尽未来际劫智明,了达未来死此生彼;天耳分二:一天耳智明,能闻远声差别;漏尽分二:一如实智明,证法实性,能尽诸漏,二灭定智明,了知三乘灭尽之法。(已上《章》〈十明门〉)今经六通亦通十明,故说「诸通明慧」,然为凡经故以六通为言,理实通明自在同《华严》。
  问:何故起六通愿耶?
  解云:见有国土,虽外色相具足,内无实德,神通不具。或虽少具而不全,故触事致惑,二利有妨碍,故愿言:国中人天,内外相应,外耀金色妙相,内具六通德,普度十方也。上二愿誓外身相,已下六通愿内德具足,可知。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识宿命.下至不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
  初得名者,一名令远识宿命愿,(法位、玄一、义寂、憬兴、静照、澄宪)二名宿命证明照了往事愿,(智光、御庙)三名宿住能忆愿。(真源)今亦可名宿命智通愿,以智为通体故,事谢于往目之为「宿」,往法相续名为「命」,照知无壅名「智通」也。
  次参考者,《唐》云:「国中有情不得宿念,下至不知亿那由他百千劫事者等。」
  《汉本》第五:「有来生我国者,皆自推所从来生本末,所从来十亿劫宿命,不悉知念所从来生等。」
  《吴本》第二十二愿云:「令我国中诸菩萨阿罗汉,皆智慧勇猛,自知前世亿万劫时宿命,所作善恶,却知无极,皆洞视彻知十方去来现之事等。」
  《宋本》第四愿云:「所有众生,一切皆得宿命通,能善观察百千俱胝那由他劫过去之事等。」(文)
  次所摄者,有说:国土功德摄也,《安乐集》下(二十六)引此六通愿为彼土德,是其证也。
  今谓:菩萨功德摄也,经六通愿成文为圣众德故,愿文六愿并言「国中人天」,云「国中有情」,又云「来生我国者」,又云「菩萨阿罗汉」故,可知。
  次辨愿意者,此愿有二意:自证、起化。
  静照云:「若识宿命,则不自高,忆念过去无诸功德,但依佛誓得生此国。」
  澄宪云:「往生彼国土者,先知宿命,深仰佛德。」(已上望西所引)此约自证也。又澄宪云:「不知宿命,故于善不进,于恶不恐,万善懈怠,众恶造作,只为不知宿业也。彼罗汉忆泥犁苦流血汗,福增见先身骨忽开悟,不知先生,母以为妻,怨养为子,父以为美食等,皆迷宿命事,著今世乐,忽闻本缘,皆生厌心者也。利生方便只宿世智,知其恩,济度众生,专知宿世行业,诱引之,圣教多其例。」(已上)此约起化边,谓上仰佛德,下起摄化,由知宿世事故,此愿含此二意。盖以起化为正。忆我阎浮故,法藏菩萨见娑婆杂恶众生不知宿命,故不进善,杂恶无端,故起此愿,令自证、起化也。
    后解文者,「识宿命」者,知过去何事,谓自知过去八种、六种同行之事。(知自八种,知他六行)八种事者:一如是名,二如是性,三如是生,四如是饭食,五如是苦乐,六如是长寿,七如是久住,八如是寿限也。六种同行者:名、性、生、饭食四如前,五如是善恶,六如是寿命。又令他知己宿命,及令他知他宿命,又令余众生展转相知。二乘极远知过去八万劫事,菩萨所知无极也。
    「下至」等者,「那由他」,《应音》三(十右):「正言『那庚多』,当中国十万也。《光赞经》云『亿那术劫』是也。按《佛本行经》云:一百千是名『俱致』,此当千万,百俱致名『阿由多』,此当千亿,百阿由多名『那由陀』,此当万亿。」此应上算。《琳音》一(八左):「那庾多,古云『那由陀』。《华严经》云『俱胝』为『阿庾多』,又数中即是上等大数名也。」又《伦记》十一下(三十二)云:「那庾多者,如数一十百千万亿,十亿名『洛沙』,十洛沙名『俱胝』,十俱胝名『那庾多』。」(文)此亦当千亿。《唐译》云「亿那由他百千劫事」,《汉译》云「十亿劫宿命」,《吴译》(二十二)云「知前世亿万劫时」,《宋译》(第四愿)云「百千俱胝那由他劫」,皆是由数亿异等,故致此不同也。
    今按:梵土算数以「那由多」为上等大数之际欤。一十百千万亿是数不难,积至几亿,以大数言之,故经论多以「那由多」言之而已,今此中百个千亿也。梵文「亿那由多」为初,「支那」后之,故《唐译》云「亿那由多百千劫」,可思矣。
    然「下至」等者,《选择》上(二十三左):「经云『乃至』,释云『下至』,其意如何?答曰:『乃至』与『下至』,其意是一。经云『乃至』者,从多向少之言也;(上尽一形多,下至十声少)释云『下至』者,下者,对上之言也。」次引六通及光明愿云:「是则从多向少、以下对上之义也。」
    望西依《集》,存从多至少义,引声闻无数例云:「以无数劫之多对那由他之少。问:若尔,何故不云下至一劫等耶?答:既云『那由他』,其一劫等理在绝言,此未决,学者思择。有云:以少为上,以多为下,从少之多置下之言。准下愿云『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成就文云:『或照二、三、四、五由旬,如是转倍,乃至照于一佛刹土云云。』此义非也,违《选择》故。」(已上望西)
    有云:此二义中,前义为胜,彼光明愿成文不可例,彼文多佛土次第显弥陀光明,今就一人一佛土为言,引例不通也。盖不云下一劫等者,按《觉经》云:「推所从来生本末,所从来十亿劫宿命等。」《大阿》云:「自知前世亿万劫时宿命,所作善恶,却知无极等。」云「推」、云「却知」者,十亿及亿万劫为下,渐渐劫数至无数劫也,故并不言下至一劫等。何以百千亿为下数者?准《小本》及《称赞经》,十万亿土、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土为秽土迷境,境次相接,由此思之,今亦以百千亿那由他为迷劫限,为下,故云上无数、下至百千亿云云。
  《略笺》、《会疏》、《梵响》、《义记》并从望西。
  《渧记》曰:「不明十通,唯说六通,是姑随顺凡情,故寄权门说,亦是同教一乘之施设也。虽然,正约就佛智,则本愿一乘甚深广大,故前五通愿皆言『下至百千亿那由他』,而以百千亿那由他数为最下数者,意明微尘数不可说之数为要而已,是乃一乘圆顿法义,锥脱囊之说,可见。
  《华严》〈十明品〉云:『尔时,普贤菩萨告诸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明,何等为十?此菩萨摩诃萨悉知三千大千世界众生心念,所谓善心、不善心、无记心、广心、恶心、狭心、胜心、顺生死心、背生死心乃至诸杂处众生心,如是等无量种种众生心,悉分别知。如是等百世界、千世界、百千世界、亿世界、百亿世界、千亿世界、百千亿世界乃至百千亿那由他世界广说。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众生,悉能分别知其心念。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一善知他心知明。佛子!菩萨摩诃萨悉知无量无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众生,死此生彼,善恶诸趣,若好若丑,若垢若净,若黑若白。乃至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二无碍天眼智明。佛子!菩萨摩诃萨忆宿命事,或自或他,悉能忆念无量无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劫事,如是生、如是姓名、如是食、如是苦乐,悉能了知。乃至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三深入过去际劫无碍宿命智明云云。』
  是乃以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之数为所知、所见之境。今经亦尔,以百千亿那由他为最下数者,意在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之量为所知、所见而已。其至于百千亿那由他已下之数则不论知不知,一乘极说义远哉!然则百千亿那由他之数言其少也,故黑谷以此文为从多至少之例。
  然《决疑抄》二(四十三)谬解此文,以百千亿那由他为数极多,故劳释耳!百千亿那由他既堕数量,何极多义乎?言『上自不知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劫事,下至不知百千亿那由陀劫事也』,若如《决疑》解,则第十三愿文如何消释?文云『寿命有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等,此恐成有限量下至无限量之义,故非也。」(已上)
  又有说云:「『下至』者,对上之言,近为上,远为下。『那由他』者,彰其无量,谓上一劫,下至百千亿无边劫也云云。」此与《决疑》相似意别。
  《决疑》云:「问:宿命等愿中所言『下至』者是自少之多,何同第十八从多至少之义?答:不尔,彼亦从多至少,那由他者即是无数,谓举数量显非数量。此愿意云:于无数劫事若悉知为『上』,名『多』,若不悉知为『下』,名『少』,斯乃从多向少之义,故知亦同第十八愿『乃至』。」(文)
    若尔,上不悉知无边劫事,下至不知无数劫事,何为从多向少之义?寿命之愿亦应云:上从无量,下至百千亿无数量,此多为上,少为下,故招此难。今不然,近为上,远为下,故从一劫、二劫近,下至百千亿无边劫,故亦不违从上向下之义,寿命之愿可准知之。此义意顺诸经论,说宿命通多从近至远之义也。
    上来三义各据一义,此愿亦唯真非假,化土往生既说「其胎生者皆无智慧」,何得宿命智乎?可知。

    第六、天眼智通愿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天眼.下至不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初得名者,一名令天眼彻视愿,(义寂)二名天眼证明偏见诸方愿。(良源)今名天眼智通愿。释名如《影章》。
  《大论》二(二十一):「问曰:神通、明有何等异?答曰:直知过去宿命事,是名『通』,知过去因缘行业,是名『明』;直知死此生彼,是名『通』,知因缘行业,是名『明』;直尽结使,不知更生不生,是名『通』,若知漏尽,更不复生,是名『明』。是三明大阿罗汉、辟支佛所得。」(文)
  净影云:通共凡,明共二乘,达唯佛,小乘智浅,故说唯三,佛菩萨通明自在,故说十通、十明,(《华严》)不说唯三。由此思之,今此中誓意通明不别说,通明难思,相摄无碍,故不别说。《吴译》宿命通愿(二十二)云:「知宿命所作善恶」,是通明合说。释言三明六通者,且准《观经》耳。今此天眼非通途,下经说「五眼具足」,即此愿所成,何同通途乎?思之。
  问:何故鼻舌身根不立通耶?
  《净影章》引《华严》、《断结》二经竟,释言:「六通三乘共法,二乘之人鼻舌身根无有通义,为之不立。若于大乘不共法中,诸佛菩萨六根互用,一一根中具一切用,说通无过云云。」准此思之,下说道树,明六根益,此义定有,今因顺余方耳。
  次参考者,《汉》、《唐》同《魏译》说,《吴译》第十七天眼、天耳、神足三合成,《渧记》云:「《吴译》第二十二愿合宿命、天眼、且合天耳。」(已上)《悲华》亦同。
  《宋译》第五愿云:「一切皆得清净天眼,能见百千俱胝那由他世界粗细色相等。」(文)
  今按:《吴译》十七愿言「令我洞观彻听,飞行十倍,胜诸佛者。」誓佛神通超于诸佛,非誓菩萨天眼等。其二十二愿云:「令我国中诸菩萨阿罗汉,皆洞视彻知十方去来现在之事者。」此乃誓菩萨天眼、天耳,合宿命通,故《渧记》为正也。
  次愿意者,见或国土,肉眼昧劣,不见一纸之外,但缘目前,思从于此。(此澄宪语也。《俱舍》肉眼被障,细远故不见)不见地狱重苦,勤修无勇;不见净土胜乐,欣求念淡。(澄宪云:「悲哉!不见地狱、饿鬼之苦果,不见父母、师长之受报,厌离心缓,报谢思怠。龙树说地狱苦云:『若见图绘,闻他言,如是知时以难忍云云。』面见彼苦报,谁深信不恐乎!又经(《心地》)云:『男女非圣无神通,不见轮回难可报云云。』孝子面见父母苦果者,宁甘哺安席,上求下化之要,厌苦报德之道,其唯在天眼照视者欤。」(已上))常耽皮肤粉红,不知革囊臭秽,徒呼死灰飘烟,无照幽冥途况。名山灵踪,虚恨绝目之滨,知识良友,镇怀望河之思。(静照云:「诸众生不见粗色迷远近,不见细色而失因果,只悲北芒烟早灭,不见中阴魂独逝。」)是故愿言:我国人天,生得天眼,坐见十方嘉会,明照六趣升沉,如明镜无心,妍媸自鉴。」(已上《会疏》)此言实快哉!今思此。
  《渧记》云:「如《会疏》等,言愿兴由,约灭恶生善,厌苦欣净,若尔,则非真土所得之益而已。今正约真土所得者,或有净土,其土圣众,虽有天眼,或见二千世界,或见三千世界,不能普见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佛国;或有净土,其土菩萨但虽得天眼,不能圆具五眼,是以殊兴此愿而已。故愿成就文云:『肉眼清彻,靡不分了,天眼通达,无量无限等。』得一天眼,则圆得五眼,是以能见尘数佛国,明照众生死此生彼,济生利物,常作佛事,是此愿胜益也云云。」
  此评好矣,亦具二:约自证,供养诸佛等;约起化者,为济度利生也。如理可知。
  后释文者,「下至不见」等者,「天眼通」亦名「生死智通」,释名如上。
天眼所见有二:一见现在色像,二因现所见,寻见未来死此生彼。今「百千亿」等亦含此二,就现境,龙树云:「二乘中,小声闻不作意,一千界为通境,若作意者,见二千国土;大声闻不作意者二千,作意者三千;缘觉小者,不作意二千,作意三千;其大者作意、不作意,皆见三千大千世界事;诸佛菩萨见无量世界事。」《义章》廿本(三十八)说十不同,可见。今此中意者,不问作意不作意,见百千亿世界事,及见未来死此生彼,如因缘业行。
「下至不见」等,准上三义可知。

    第七、天耳通愿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
    初得名者,一名天耳洞听,(义寂,诸师同之)二名天耳远闻诸佛法音。(良源)今名天耳智通愿。释名如《义章》。
  次参考者,《唐译》云:「国中有情,不获天耳,乃至不闻亿那由他百千踰饍那外佛说法者。」《汉译》第九「不悉彻听者」,《吴译》二十二愿合说云「皆洞观彻知十方等。」《宋译》缺之,《悲华》第六愿。
  次愿意者,见或国土,或虽见形色,不以天耳闻语言,纵生佛世,胡越隔境,不闻梵音,不闻故不能受持,苦转因之无尽,况灭后乎!但慕鹫峰月,空待龙华春耳。或虽目击道存,不闻多疑虑,不闻六道愁叹之声,大悲心不增长,故愿言:我国土者得天耳,上听法声皆受持,下闻苦声增大悲也。
  澄宪云:「此通至要,地狱众苦之声、饿鬼饥渴之声闻之,镇增大悲之心,乾闼、紧那之乐,神仙诵经之音闻之,常乐寂静之洞,况诸佛说法,闻悉受持,菩萨对谈,听并渴仰哉!」(已上)
  此中亦含自证、起化二,可思矣。
    后解文者,「下至闻」者,此文意难消释。
    一云:「不悉」,「不」字可在「闻」上,然在下者,回文未尽。故《宝积》云:「不获天耳,乃至不闻亿那由陀百千踰缮那外佛经法。」
    一云:「闻」上亦可有「不」字,无者脱也,故《安乐集》(下三十)引此愿言:「十方人天,来生我国,不得天耳通,下至不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已上)
  望西云:「二解中,后义为正。《会疏》亦从之。(慈惠本亦「闻」上有「不」字)或可,『不得』之『不』流至『闻』,此中闻及受持有二,于中以闻为愿体,故以闻系得天耳。闻者,由得天耳,故『不』字通『得天耳』及『闻』为誓,意云:不得天耳,而下至闻百千亿诸佛所说者,不取佛。然虽闻不受持,无闻之功,故云『不悉受持』,可思择」。《略笺》同之,《渧记》亦从之。
  今亦此义为胜,于佛说何须加减乎!其《安乐集》取意文,非现文,不为证。然天眼耳中,但举上求,下化亦在此中,既云「受持」,何无持说乎?《易行品》偈云:「其生彼国,具天眼耳通,十方普无碍。」《义章》(四十六左):「一切六趣众生音声、圣非圣声、粗声细声、辨不辨声、化非化声、远声近声,一切悉闻。」《探玄》十五(六)释大自在闻云:「十方中极远者能闻云云。」大小不同有六,如《义章》说。(三十七)

    第八、他心通愿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见他心智.下至不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初得名者,一名明鉴他心愿,(义寂,诸师同之)二名遍知众心。(良源)今名他心智通愿。释名如《义章》。
  次参考者,《唐译》云:「无他心智,乃至不知亿那由他百千佛国土中,有情心行者等。」
  《汉本》七云:「不悉知他人心中所念者等。」(文)
  《吴译》第十愿言:「令我国中诸菩萨、阿罗汉,皆同一心所念,所欲言者,豫相知意等。」(文)
  《宋译》第六云:「一切皆得他心通,善能了智百千俱胝那由他众心心所法等。」(文)《悲华》第七。
  次愿意者,见或国土,虽耳目利,暗他心故,恐怖聚身,侍养背情,以恶为善,以善为恶,是以立此愿。
  澄宪云:「世俗犹以知他心为要,况出世利物乎!宝女摩衣知情,阿难无违佛心。奉父养母,以从气色为先,朝三暮四,以叶民心为要。况掩鼻杀宠姬,捕蜂戮爱子。(《会疏》云:「见捕蜂疑孝情,嫉饮书戮爱妾。」)不知咲是瞋,不测亲反疏。(或以忠为佞,有杀范僧之类,或以谄为信,有妄宠西施之惑)皆是不知人情之过也,何况利生方便之道哉!」此亦含二,可知。
  后解文者,「下至」等者,上、下如上,亦可上知佛菩萨心,下知十方国众生心念也。二乘但知凡夫、小圣粗心,不能知细,诸佛菩萨所知微细,乃至佛心亦能知之。安养菩萨亦复如是。
  望西引《俱舍》明他心智所取之相,云:「彼土新生人天,未登圣位,所得他心智可是有漏?若是凡夫,何知佛心?不上缘故;若是有漏,何缘无漏?非同类云云。」
  今谓:望西徒局性相,未知他力弘愿宗致,呜呼!何谓乎!若夫如义,国中人天是乃凡者,何由得知上则微尘佛刹、下则百千亿那由他佛国中众生心念耶?无学犹不能知一切众生心念,况凡夫乎!而今愿言「知百千亿那由他众生心念」,明知国中人天者,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因果不二大菩萨,故上不可说、不可说刹尘数,下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无一不知矣。
  《华严》〈十明品〉云:「此菩萨悉知三千大千世界众生心念,所谓善心、不善心、无记心、广心、狭心、恶心、胜心、顺生死心、背生死心、声闻心、缘觉心、菩萨心、及三行心,天心、龙心、夜叉心、乾闼婆、阿修罗心、迦楼罗心、紧那罗心、摩睺罗伽心、人心、非人心、地狱心、畜生心、饿鬼心、阎罗处众生心、诸难处众生心。如是等无量众生心,悉分别知;如是等百世界、千世界、百千世界、亿世界、百亿世界、百千亿世界,乃至百千亿那由他世界广说,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众生,悉能分别知其心念。佛子!是为第一善知他心智明。」(文)
    与今文相映,可解矣。凡生报土者,皆由本愿力,速超证无上正道,何处有新生人天乎?(已上《渧记》)
    大小不同有七,如《义章》(三十七左)。云何知能一切众生,心心所法,悉如实知。然有部但知他心,不知其所缘,成实及大乘许亦兼知所缘焉。《佛性论》三(十一)云:「以天眼、天耳为知他心方便,天眼见心孔内水色知他心。」《魏》、《唐》两译次第亦同之。
  「心念」者,兼心心所,故《异译》云「知心心所法」。

    第九、神足智通愿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得名者,一名神足迅速愿,(义寂,诸师同之。)二名神足随念愿。(良源)今名神足智通愿,亦名神境通,亦名如意通。释名如上引。
  《大论》云:「如意通有三种:能到、转变、圣如意。能到有四种:一者身能飞行,如鸟无碍;二者移远令近,不往而到;三者此没彼出;四者一念能到。转变者,大能作小,小能作大,一能作多,多能作一。种种诸物皆能转变,外道辈转变极久不过七日,诸佛及弟子转变自在,无有久近。圣如意者,外六尘中,不可爱不净物能观令净,可爱净物能观令不净,是圣如意法,唯佛独有,是如意通云云。」
  次参考者,《唐译》云:「不获神通自在波罗蜜多,于一念顷不能超过亿那由他百千佛刹者等。」(文)
  《汉译》第八:「国中人民不悉飞者等。」
  《吴译》十七愿言「飞行」者约佛,非所化也。按:第十三供养十方中兼飞行。
  《宋译》第三:「得大神通,经一念中,周遍巡历百千俱胝那由佗佛刹,供养诸佛,深植善本。」(文)此亦供佛、神足合说。
  次愿意者,见或国土,虽天眼彻视,天耳远听,身欲至时,或不如意,山川隔绝,海陆途塞,苍苍圆盖,唯为瞻望,赫赫宝刹,虚仰嘉名。或托风帆,涉万里之鲸波,楹颀轴摧,葬身于鱼腹中;或驾车马,跋千里之鬼关,途穷力尽,丧命于虎口间。乡里妻孥为之号呼,旅寓客魂缘之断肠。如是不快之事,亦几许哉!为之立此愿。(已上《会疏》)此愿亦具二意,如理思焉。
  后解文者,「于一念顷」等者,二乘欲至远处,多时乃到,诸佛菩萨一念能至十方世界,亦安住一土,十方俱时现。《论》四种菩萨神通,可合考。大小不同如《义章》(三十五右)。
  望西引《俱舍》,神境有三:(神通二:化、行。化有二:即质化,离质化也。行有三云云。《俱舍》三是也。其即质化《义章》云「变化改换」是也,)一运身通(乘空行,犹如飞鸟),二胜解通(极远方,作意思惟便能速至。),三意势通(极远方,举心缘时,身即能至。)
  光引《婆沙》云:「有说:异生成一,谓运身;二乘成二,除意势;声闻运身;独觉胜解所显;佛具成三,意势所显。」(已上)
  《略笺》引《大论》为好云云。文言:一念顷知,得佛意势通也。望西论新生、旧住之胜劣,虽愿力所成,而有胜劣。又论生得、修得,彼土任运生得,而华合之障未除,无见佛闻法之作者。他流学者未曾辨真化二土,故致此迂会耳。以今家言之,则若约化土,可有胜劣及华合义,而今五愿愿正约真土,故一一以百千亿那由他为最下数。然则新旧平等平等,何胜劣、华合之义之有也?「下至」文亦含至六趣,「超过」等者,理实超过无边佛国,故经说言「一食之顷,往诣十方无量世界」,此愿所成也。所以至十方,为施作佛事(供佛、闻法、度生)故。《宋译》说供佛植善,(文云:「供养诸佛,深植善本」(文))此意也。偈云:「神变及心通,亦具宿命智。」三愿合成。

    第十、漏尽通愿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初得名者,一名漏尽通愿,(净影,憬兴同之)二名令不起漏染愿,(义寂云:「此是漏染不起,非是漏尽通,此必从修而得,不通生得故。前五通者,皆通生得及修得,此中所说多是生得故。」静照大同,澄宪依用之。)三名无贪著愿,(法位、玄一)四名离诸妄想萨迦耶等愿,(智光)五名离诸妄想愿,(真源)六名不贪计身。(惠心)今名漏尽智通愿。
  释名者,结患斯已称曰「漏尽」,于此照知无壅名「漏尽通」。若依小乘,无学圣智能尽诸漏,(见思)故名「漏尽智通」。(此从能立名)知他漏尽,亦名「漏尽通」;(此从境立名)若依大乘,五住共尽,契证二空,亦知他漏尽,名「漏尽通」也。然了惠云:「今漏尽者,约四住尽云云。」此误矣。
  次参考者,《唐译》云「起于少分我、我所想者等。」(文)
  《汉本》第十:「有爱欲者等。」
  《吴译》第十一:「令我国中菩萨阿罗汉,皆无有淫泆之心,终无念妇女意,终无有瞋怒愚痴者。」
    《宋译》第二愿云:「远离分别,诸根寂静等。」应是见修惑。一义以第七愿为漏尽愿者,未可也。《宋译》六通者,漏尽、神足、宿命、天眼、他心次第,此从一切法灭尽三昧起宿命通,以天眼知他心故,天耳一通分置之二十二愿随意闻法中,故漏尽为初,非第七愿也。
  又如《魏》、《唐》两本,宿命、天眼、天耳、他心、神足、漏尽次第,先得宿命知速生,以天眼耳见闻十方,神足往化,常处人法二空故。
  次愿意者,见或国土,虽五通具足,未尽诸漏,故滥起执,如迦毗罗;或虽诸通暂如意,终归坠落,犹如达多蓝弗,神通终失于饮唾,退于礼足,故起此愿。
  然诸师中净影、憬兴判为漏尽通,义寂不判为漏尽通,但为漏染不起。澄宪用义寂,斥憬兴云:「漏尽通是无学所得,岂生极乐者皆忽无学圣哉!九品阶级大以相违欤云云。」
  望西云:「似生得者,显速疾故也云云。」
  今谓:诸师所判但是化相,未知真土不可思议,暗愿力摄生,故为此误。彼土通力所有功德,悉皆弥陀愿力所为,非修得而得修得用,生得而成修得,岂可思议乎!何者?初生速满足一切菩萨无量行愿,五住惑顿尽,岂但不起漏染乎!故经言:「长与道德合明,永拔生死根本,无复贪恚愚痴若恼之患。」又说:「生身烦恼二余俱尽。」非漏尽而是何?又至拟议漏尽速迟,则如有说好坚树喻以辨斥。(《会疏》四(六十一))
    是故今为漏尽通愿,愿有次故,顺经文故,顺释家故。上列五通,次有此愿,列次岂非漏尽乎?故《易行品》偈前赞五通,次云:「生彼国土者,无我无我所,不生彼此心,是故稽首礼。」(文)《大经》叹圣众德神通无碍等,次开其神通自在,用为供佛度生,文云:「常宣正法,随顺智慧,无违无失,于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无染著心,去来进止,情无所系,随意自在等。」是此愿成就也。
    峦师赞云:「安乐佛国诸菩萨,夫可宣说随智慧,于己万物亡我所,净若莲花不受尘,往来进止若泛舟,利安为务舍适莫,彼己犹空断二想,燃智慧炬照长夜,三明六通皆已足,菩萨万行贯心眼。」(文)是已以此文为漏尽明证。西河《集》下(廿八左)亦引此赞,证六神通自在。
  又《事赞》云:「到彼华开入大会,无明烦恼自然亡,三明自然乘佛愿,须臾合掌得神通。」《悲华经》云:「人天无别,皆得六通,乃至解无我及无我所。」经释诚文,无可加焉。
  然憬兴《疏》第十、第十一分体位。了惠破云:「此释未了,得体入位,入位得体,不可别立云云。」
  师说云:「愿相已列六通,何与十一愿混说耶?究义第十、第十一其相似,《宋译》分安二处,为防此惑也。(漏尽安于五通初,分十一为二分,正信位及大寂灭海。)」
  后解文者,「想念」等者,《唐译》第十一愿「起于少分我、我所想者等。」《悲华》第九曰:「众生悉解无我及无我所」,此举见惑摄思惑。《汉译》(第十三)云「有爱欲者」,《吴译》(第十一)云:「无有淫泆之心,终无念妇女意,无有瞋怒愚痴。」此举思惑也。
    然此释家有二途,一云:准诸译,是人执也,谓「想念」者,即见惑也,「贪计身」是思惑也,(贪表修惑)或「贪」思惑,「计身」见惑。(「身」言表我、我所。智光云:「无起妄想念贪瞋等,计我我所。」)虽见思异说,俱是人执也。(已上了惠)
    一云:于诸法妄取著,念念不断,名「想念」,是所谓法执也;于自身妄计执,爱憎违顺,是名「贪计」,是所谓我执也。断人法二执,是名「漏尽」。(《会疏》)
今按经成就文:「于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见惑)无染著心,(修惑)乃至无所适莫,无彼无我,无竞无讼。」言「所有万物」似法执,而峦师《赞》为人执,故云「于己万物亡我所」,故知非法执,以所有万物为己所有,故我所也。言「想念」者,于己所有法,起彼此想不休,是言「想念」,故峦师以为彼己二想,于己所有万物,无适莫彼我想,(我所,人空)又不贪著我身,(是我见,亦人空)故言「不起想念,贪计身者」也。故峦师云:「舍适莫彼己,犹空断二想。」以之言之,前解为胜。我空处即有法空,理实人法二空深悟入。何以知之?下文云:「长与道德合明,永拔生死根本,无复贪恚愚痴等。」又云:「知一切法皆悉寂灭,生身烦恼二余俱尽。」(文)
  《略笺》:「此文虽无漏尽之词,其义自明也。既不起想念、不计身,具缚凡夫得生彼土,则起惑缘缺,不生烦恼,例如声闻得生,不生二乘之心。经曰:『智慧高明,神通洞达等。』岂非漏尽乎!云云」
  此释比望西则尚胜,然不辨别真化二土,未尽理也。
  《梵响》开为二愿,「此愿顺二乘断见思得漏尽假说耳,非实漏尽,但能土德伏耳。正至次愿,断所知障,到大涅槃,无明永尽,名大乘真漏尽也云云。」
  《义记》云:「『想』是执取相,是思惑,『贪计』是计名字相,见惑也,然非但见思,无明亦断,报土众故唯约通说,故云见思。乃至此愿为真,则无明漏尽,为假则见思漏尽,不了佛智,故同约无明漏尽。经无现文,如何?答:兴师约二障解,其所知障是法执惑,尘沙迷事劣慧为体,非通惑明矣。若谓别惑,即无明也,故云而已。又若不尔,次云灭度,亦二乘果乎?若是为大灭度,何非无明漏尽?思兴师分科,最得其旨云云。」
  此两义虽有少异,并依憬兴,于漏尽分二愿,此义难思。
  《渧记》云:「诸师或为漏尽愿,或不约漏尽,今约漏尽为正。此亦有异说,或为见思漏尽,或为二障漏尽,今见思漏尽为正,顺异译经故。随顺凡情,寄显权门,而说六通,不明十通故,顺显文故。何者?《唐译》云:『起于少分我、我所想等』,《汉本》说『有爱欲』,《吴译》说『皆无有淫泆之心等』,《宋》说『远离分别』,是乃《唐》、《宋》两译约见惑尽,《汉》、《吴》两译约思惑尽,异译互显,示见思漏尽义,无有无明漏尽义者,盖随顺凡情,而愿六通故也。是以今经显文谓『想念』、谓『贪计』,并非所知障无明之名言而已。惟夫今日凡情皆能知见思烦恼之可怖畏,而不知尘沙无明之为惑,故且顺凡情,而起此顺,言『想念』、『贪计』,见思漏尽明矣。『想念』是思惑,『贪计身』是其见惑,是正约经显文之义也。虽然,克实则真实报土土德之所令然,何止见思漏尽也耶?所有尘沙无明亦尽,是以得必至灭度愿益而已。由是思之,其无明漏尽之义,至次必至灭度之愿而极成矣。今姑顺凡情,寄显权门,愿六通故,约见思漏尽而立誓,可知。乃至此愿真假兼愿,顺凡情故名『漏尽通愿』,次下必至灭度唯真实,故其真土德相至次下显之,是以二愿其义自别,不可言开一愿也。是故今家以第十一愿名『必至灭度愿』,不名『漏尽通愿』,此意也。
  问:此愿通真假,则约真土边,憬兴二障漏尽之义何不用之?
  答:顺异译故,寄权门故,顺显文故,不约二障漏尽也。盖是法藏大悲,欲引凡小生真实报土,姑约权小名数,而愿见思漏尽而已。然约二障漏尽而解者,非止不顺异译及经显文,亦恐非法藏愿意也。《义记》依顺师者,未稳矣。」(已上)
  今谓:《渧记》所解尽理,虽然,犹似局通途法相,法藏岂可依见思、尘沙、无明之次第愿乎?除一障即一切障消除,何局此土断惑之法相乎?况六通愿者,灭度之别相,是故其所证但是必至灭度耳。举知其所离之漏尽边而合五通,故知此愿亦唯真非假也。执障差别如《法苑》〈二执章〉。

    第十一、必至灭度愿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初得名者,一名令住正定聚愿,(义寂、法位、玄一、真源同之。感师、静照、澄宪大同,但是就正定聚一边立其愿名也。)二名住正定聚必至菩提愿,(智光、良源)三名得漏尽乐愿,(憬兴,此分体位,如上所辨。)
    今家立名有四:一名必至灭度愿,二名证大涅槃愿,三名无上涅槃愿,四亦可名往相证果愿也。
  高祖所判专约究竟,与他师不同。今谓:诸师名正定聚愿者,虽依愿成就文,而未尽愿意,今家独约究竟者,显此愿本意,何者?此愿显文云「国中人天」,则约彼土益,虽正定、灭度二益,而正定即灭度,因果不二妙证也。下经文说菩萨德云:「佛眼具足,觉了法性。」又云:「从如来生,解法如如。」又云:「究竟一乘,至于彼岸。」此等诸文,正定即灭度之义,故知立愿本意在于必至灭度,若但名正定聚之愿者,不足显此义也。又约密益,则正定聚是第十八愿不退而正因决定之位也,然则此愿唯以「必至灭度」为愿体。高祖愿名太尽愿意矣。
  明所摄者,师说言:「即是国土功德也。《论》云『清净功德』,即涅槃纯净德故也。古来准净影,为摄众生之愿者,唯迷『国中人天』语,未详愿意,到愿土则速证无上涅槃,故曰『往相证果之愿』,岂非国德乎!分证而出真佛土者,以国德摄归佛德,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光明寿命之愿;以佛德收入国德,则唯一证果,即必至灭度之愿也。《广》、《略》二书,遮照两门,宜思准之。」(已上)
  今谓:安乐自然德敢听命,然安乐自然德使引至灭度,其能至者是何?成就文言「生彼国者」,《唐译》云「彼国众生」,是乃指获得往相信乐者,不尔,则不可言「往相证果愿」。今此愿者,显得往相信行者之证果,故言摄菩萨功德。其义如上所辨。
  次参考者,《唐译》云:「国中有情,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菩提。」(文)
  《汉本》第十一云:「我国中人民,住止尽般泥洹等。」(文)「住止」者,至义。「尽」者,究竟义、无上义。「般泥洹」,此翻「灭度」,此中不明定聚者,非愿正意故,诸师立名于是未尽也。《吴译》、《悲华》无此愿。
  《宋译》分为二愿,第七愿「一切皆得住正信位」者,即是住正定聚也。菩萨入初地,信力增上故名也。生彼国则十地愿行自然彰故。又第八愿云:「所修正行善根无量,遍圆寂界而无间断」者,即是必至灭度也。「所修正行」者,地上所修,能与真如相应,故曰「正行」。其行非一,于灭度界里无不遍至,此明无作妙行。又可,前愿未证净心菩萨,后愿净心与上地,毕竟逮得寂灭平等法,故曰「遍圆寂界而无间断」。
  《蹄涔记》第二(四)引约现益,今二愿俱为当益。《渧记》以《宋译》二文不肯为十一愿也。
  次愿意者,上誓所具德,此愿能具体。见或国土,或有堕二乘地者,或虽不堕二乘地,有地位不同,不能进至菩提,或业系犹未尽,堕回伏之难,故愿言:生我国者,决定速得成就阿耨菩提也。(《论注》下引此愿,证速证菩提,可见。)三界业系毕竟不牵,不断烦恼得涅槃者,此愿意也。
  愿成文如《广》、《略》二书引。
    《如来会》云:「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菩提。」(《六要》云:「《如来会》言『决定』者,正定聚也,『成等觉』者,是显必至灭度之意云云。」新译「等正觉」即旧译「等觉」也,故今家偈云「成等觉」,又云「正定聚、等正觉一位」。然《抄》主不辨别新旧异,而以《唐译》「等正觉」为极果义,以「决定」言配「正定」者,恐未详矣。《唐译》十号中,「等正觉」云「正等觉」,此乃果号,呼曰「正等觉」,不名「等正觉」,故知《钞》主混为一而已。等正觉、正定、不退名异义同,故《末灯钞》云:「得信心之人,必住正定聚之位故,言『等正觉之位』也。乃至其名虽异,然正定聚与等正觉乃同一义、同一位也……」亦言此「住正定聚」为「成等正觉」也。然有解顺《六要》,以「决定」言为正定聚者,未详,与《魏本》「必」字同,今移之于上,贯「等觉」、「涅槃」二。又定聚广通大小,简其小故言「等正觉」,彼所无故。灭度亦有大小,简小灭度更加「大」字。以此义故,高祖引显《魏译》文,偈曰:「成等觉证大涅槃,必至等。」)
    今此《魏本》云「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高祖释多以《唐译》助显之,学者夫宜顺此规焉。
  次解文者,「国中人天,住正定聚」者,有解云:「法界同生人者,即是国中人天也,在尽十方无碍光中故,信心不退故。」(《梵响记》)
  今谓:此义不然,若以法界同生为国中人天者,前后愿文「国中人天」之语不止一二,皆岂约此土耶?若约此土者,此土行者悉皆金色乎?无有好丑乎?神通自在乎?彼「国中人天」之语不可言通此土,决是约彼土为言。彼既尔,何十一愿「国中人天」之语但可约此土乎?明知「国中人天」者,指极乐国中人天耳。有解乃泥于今家正定聚为现生不退之密意,而致此谬解耳。
  今详祖意,正定聚益通此、彼二土,此土正定聚是密益,彼土正定聚是其显益。何以知者?《证卷》引《净土论》曰:「庄严妙声功德成就者,偈言:『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故。此云何不思议?经言: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此是国土名字为佛事,安可思议!」(已上)施训点曰:「克念愿生者及亦得往生者,即入正定聚。既用相违释,克念愿生者,此土愿生者,(信心欢喜念佛众生)入正定聚也;亦得往生者,已生彼国者,亦入正定聚也。『入正定聚』句通上二,故知正定聚通此彼二土。」《三经往生文类》亦同之。
    又愿成就文「生彼国者」句,显文已往生彼国者,云「生彼国者」。祖训欲生彼国者,此亦通此彼二土。此土正定聚是经密益,乃是从因向果之正定聚,正因决定之位故,显光明摄取益故,通第十八愿成不退也;彼土正定聚,是从果向因,而正定即灭度,谓临终一念夕超证大般涅槃,而现因门庄严净土主伴差别。《释摩诃衍论》所谓正定聚,从佛果至十地三贤,皆名正定聚。净土正定聚亦然,或现十地三贤等,其体必至灭度,但是一涅槃界之示现差别耳。约一法句,则十地三贤当相即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是名从果向因正定聚。有此义故,成就文不言「必至灭度」,但说「皆悉住于正定之聚」,峦师以为「大会聚门」,亦此位也。今依愿显文,彼土正定聚为正意,正定即灭度故,正定体即是涅槃,是故但名「必至灭度愿」,不名「住正定聚之愿」者,此意也。
    《证卷》曰:「显真实证者,则是利他圆满之妙位,无上涅槃极果也,即是出于必至灭度愿,亦名证大涅槃之愿也。然烦恼成就凡夫,生死罪浊群萌,获往相回向心行,即时入大乘正定聚之数。(现生因决定位)住正定聚故必至灭度,必至灭度即是常乐。」乃至引《魏》、《唐》两译必度因愿成就证诚证果,又引「自然虚无文」及「妙声功德」、「眷属功德」注文,此乃正定即灭度义,可知。
    然有说云:「《证卷》『利他圆满之妙位』者,指愿文正定聚也,『无上涅槃之极果』者,指愿文灭度也,因果并是愿文所誓,而彼国中所得证也。故初标出彼土因果二位,而至于下文,乃引因果二位之经释,是乃依今愿显文立彼土正定聚,而其正定即是灭度,一位即一切位,诸位浅深莫不究竟,因果不二,诸位镕融无碍,故名曰『利他圆满妙位』也等。」(《渧记》)
  今谓:此释难思。若为现生密益者,今家不共义也,谓正定即不退,故《小经》及《易行品》说「现生不退」。高祖依之,第十八愿成文成「一念往生便同弥勒」之义。既现生不退,则正定岂不现益乎?是故《魏》、《唐》合考,成现生正定聚之义,何者?此愿以必至灭度为愿体,住正定成之因,即往相信行(十七、十八)决定位,正因已决成当来必至灭度妙位。高祖云云。
  何以知正定是因决定?
  解云:愿成文「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等。」《唐译》云:「彼国众生,若当生者,皆悉究竟无上菩提到涅槃处。何以故?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魏译》不言「若当生者」等,但举邪、不定、定简之,此成别意,又似为当益。然以《唐译》来求通现益,何以尔者?《唐译》先举当果,次举非因,翻显正因,谓无上涅槃何以得至,现能了知建立无上涅槃因,住正定者,而当生时究竟无上菩提,若现邪定、不定,不能了知彼涅槃因者,不住正定,故不能至彼涅槃所也。以此义故知今正定聚是现益正因决定相,(信行)故「至心信乐愿」为正定聚机,邪定、不定为十九、二十机者,亦据此别途,应知。
    《一多证文》释「即得往生」,引《魏》、《唐》愿文竟云:「释迦如来说此愿言:『其有众生止及不定聚。』此等文之意,乃表『设我得佛,若国中人天不住定聚,而必至灭度者,则我誓不成佛』之誓愿也。」又曰:「是誓以『若我成佛,国中有情,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则我不成佛也。』释迦如来为五浊之我等,说法藏菩萨如斯之誓,其文之意是谓:夫有众生,欲生彼国(当生彼国),皆悉住于正定之聚,何以故?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观此二尊之言,往生者,以正定聚之位,谓之住不退转,定于此位故,必至无上大涅槃(《唐译》云「无上菩提到涅槃处」,《魏译》「彼国」)之身,故亦言『成等正觉』(《唐译》愿文),亦云『至阿毗跋致』,言曰『即时入必定』(《易行品》)。又《未灯抄》云:『得信心之必住正定聚之位,故言等正觉之位也。』《大无量寿经》以摄取不舍之利益名『正定聚』,《无量寿如来会》言『等正觉』。其名虽异,然正定聚与等正觉者,乃同一义、同一位也云云。」
以此等祖语,可研寻矣。然正定聚通大小,故《唐》简言「成等正觉」,灭度亦通,故《唐》拣加「大」字,是以高祖助成,可知。
    若解「正定聚」名者,「聚」是聚类义,往生人为三类,故名为「聚」也。
    「正定」,师说有三解:
    一约因果相望,谓如来愿力建立涅槃正因,名「正」,由了知其正因,而当果决定无违,名「定」,大信大行既决定,应必至无上涅槃人,名「正定聚机」也。
  二约行信相望,谓第十七愿往相大行名为「正」,第十八大信说名「定」,此乃选择本愿行信名为「正定」,得此行信之人,名「正定聚之机」。
  三约自类相望,谓简邪杂之行故(十九)名为「正」,简自力念佛之不定(廿愿)故说名「定」,决定往生正业之人名「正定聚之机」也。
  此三义中,第二义选择本愿行信涉入于第十一愿,说住正定聚也。
今谓:依高祖意,因果相望为本义,曰:「定于此位者,必至无上大涅槃之身,故亦言『成等正觉』云云。」(《一多证文》、《末灯》同之)可准知。此之正定或名「不退」,或名「等正觉」等,至德尊号具种种德回向,故有此异名,了知正因,则来果决定,故名「正定」;得横超金刚信,故名「等正觉」;蒙光触,故此心不退菩提,故名「不退转」,亦名「阿毗跋致」等;以信心欢喜,故为「欢喜地」;以一生顿契,故为「便同弥勒」。其体唯一句名号功德耳。
    「必至灭度」者,「灭度」者,梵言「大般涅槃那」,此翻「大灭度」。《肇论》云:「灭度者,言其大患永灭,超度四流也。」《疏》云:「分段、变易为大患,欲、见、有、痴为四流。」又云:「涅槃,唐云『圆寂』,谓四德已备曰『圆』,三障已亡曰『寂』,即第一义真,该通空有,佛性是也。」(文)《证卷》曰:「必至灭度即是常乐云云」「必」者,决定之义,不得此因,则进退不定。因已决定,来果不违云「必至」。故《唐译》云「决定」等也。
    望西云:「『必至』之言通退、不退,如云煗必至涅槃者,非是不退,『正定』之言必在不退,成佛即是不退之功,一切名目不可具名故,今从本偏名『正定聚愿』而已。」(文)
    今谓:未详也,此愿「必至」何例煗必至涅槃乎?今「必至」者,愿力自然之令然,决定至涅槃,何言非不退乎?云何至灭度?谓《唐译》「到涅槃所」,即是至灭度也,涅槃处者,谓极乐无为涅槃界。今经言「生彼国者」,所谓涅槃处故。《略书》标无上涅槃愿成就文,引「生彼国者」等,当知:苟生彼国者,无不至涅槃,高祖曰:「不断烦恼得涅槃,斯示安乐自然德,应知。」

 

'

Copyright @ 2010 净土宗祖庭-庐山龙泉寺网站 赣公网安备36040202000339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8825号-2
  南无阿弥陀佛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赣(2022)00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