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净宗经典净宗论注净宗传承极乐法音感恩念佛莲友专栏庐山龙泉寺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莲友专栏>>归来吧故乡>>一、恶业不可卑下>>
一、恶业不可卑下
添加时间:2023-04-25 15:57:34   作者:愿赋居士   点击:3423

    日前在电视上看到蛙人的训练,那种几乎把人类体能用到无剩无余的极限,令人印象深刻。在训练期间,有些学员接受电视访问,有学员发表感想,表示过去不能体会父母的苦心,等到当完兵回家,一定要孝顺父母,陪伴父母。还有一位表示,每人都有最珍贵的东西,这些都在自己的身边,那就是父母兄弟姐妹。
    这些在蛙人训练中,不怕苦不怕折磨的健将,当电视节目中安排他们的父母出现时,莫不流着泪与父母拥抱,表达对父母特别的感情。
    这就如自己当能深心体会阿弥陀佛,在那兆载永劫,不可思议的漫长岁月种苦修苦行,目的就是有如父母一般的在疼爱自己以免于生死轮回之苦;而自己就如在蛙人的训练中,尝尽苦辛,如同在生死苦海中没有一丝可以了脱之能,把自己逼到了零点,逼到了极限去深切体会到苦,然后想到了父母,看到了父母,“闻”到了阿弥陀佛为着救度自己而付出了一切,那油然感激之情,才能激发出来!
    这就是《无量寿经》所说“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转”的道理所在。从而才是真正体会到善导大师二种决定深信的真正意涵;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在是罪恶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人往往是走到了尽头,才能体会到生活与生命的意义。佛经也常有表示:“或现火烧,令诸众生,睹此无常,莫不生厌,归向佛道”、“众生有常想,照令知无常。或为济贫乏,现立无尽藏;随缘广开导,令发菩提心”等,善巧地开导教化众生,使之能究竟解脱生死之束缚,而归于极乐涅槃净土。
    记得最初读到《观无量寿经》的“九品往生”,就把自己去对照到底是属于哪一品?觉得“上品上生”自己没份;而“下品下生”是“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觉得自己尚不至于差到这种地步;看看“中品下生”是“孝养父母,行世仁慈……”,好像自己较有可能,可是还问心有愧。最近再读到“下品下生”:“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想到善导大师的第一种深信,对照自己还在生死沉沦的,原来在就根本就是罪恶生死凡夫嘛!则,我实在是这种下品下生的家伙而已!
    这种“下品下生”的人,却能蒙获救度往生,就是因为他在“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所以乃教他称“南无阿弥陀佛”,以称佛名故,而往生极乐世界。试想:如果当时能念佛,那该有多好!只因当时是因为在世为恶,临终才会为苦所逼,所以才不能念佛,所以善知识只好教他称佛名。如果当时没有善知识在旁,或“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则连称佛名也不可得,也一无所知,而随恶业果报而去矣!由此亦可知,临终者之所以能往生,并非他有什么积功累德来导致他能称佛名,而是佛号的大悲本来就为这种极恶之人,而在十劫以前就成就了他的往生,只不过形之于佛号,让众生都以能做得到的方式而称佛名而已!因之,当时在临终之际,已经散涣心智不能念佛了,单单以散乱心称佛名,有如自浩瀚之功德之光明名号中,微取一涓滴就得以往生了。这种非我之所能,完全是佛的大悲回施名号的功德,以济度我等,这就是完全他力的旨意。
    念佛之所以有别于“称佛名”,完全是在于这种心念的转变,是心态与理念的不同。我为什么能念佛呢?能信他力之救度?此即“万德洪名”“具足无上功德”之名号,由佛力勇猛专精厉行所推动也!此亦即第十八愿文“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大慈大悲之真意。五逆谤法的人就是上述下品下生的人,在世之时,其心智心力如恶牢之人常受鞭打酷刑,时常在极苦之中,哪能闻到名号之救度呢?
    对此极恶之罪必须以极善之法乃能济度之。我等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没有出离之缘,职是之故阿弥陀佛特别深愍之,乃代我等成就极善之名号回施给我们,使我等才有一线生机。了解于此,则“九品往生”中,就是以“下品下生”为典范,藉此衬托出“念佛”这种极善最上之法!
    我们常听到劝我们要积功累德,以备足资粮,使能往生品位增高。现在知道上述“念佛”的意义,认为“我现在已有修行诸善法,积功累德以备足资粮,现在宜应再加念佛”。这种心态的念佛,是在内心极微细的深处,尚不能放开自己;把“念佛”还当做备品或补充物,心中尚有其他诸善法作为主体的心态;或是“念佛”为主功夫,必须再加诸行为助功夫,尚有不敢放开一搏,全身靠倒任凭救度的决心!如此,反而与佛的大悲愿力不相应,与名号不相应,不能起共鸣,未能与名号的极善无上功德融而为一。这并不是说我们的生活上不必诸善法,或可以造恶业,而是说“念佛”的心态。今天我们也会称念其他诸法,这也是称念佛名;但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中,却是阿弥陀佛的超世宏大誓愿,其绝对救度的慈爱,为诸佛所为曾有。
    所谓“恶业不可卑下,佛有绝对大悲的救度”,这句话并不是给自己一个作恶的藉口,而是在自己的深心中,认知毫无着力点以解脱生死苦海的挣扎中,忽然闻知佛的成就名号已救了自己,那份庆幸!庆喜!这是从深心中去体会与佛的大悲心相契共鸣的,只有苦苦思惟,确知自己恶业的无奈,扫除了自己对佛号绝对救度的疑虑,才能拨动自己的心弦,而迎向佛慈。
    最近拜读一封去年十月,由莲友廖师兄写给上信下愿法师的信。他说在十日那天早上约十点左右:当我闭目思惟,觉如上人在《安心决定钞》所说“不问时节久近,不简行住坐卧,摄取不舍的佛性,即是凡夫往生之正定义故”之奥义时,内心似乎点燃了火炉,一阵阵的暖流,冉冉升起,慢慢遍满全身,一阵阵的喜悦,由内而外渐渐扩展,犹如寒冬的夜晚,屋里升起炉火温暖了屋内每一角落,也温暖了屋内每人的身心,心中洋溢着无限喜悦和感恩,从未有之!
    这时在脑海中浮现一句铭言“世人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当时心中起了极剧烈的震动!对呀!昏庸、无智、愚痴的廖德发!愿师父不是常告诉“佛成正觉的那一念,他老人家不是已将这金刚信心毫无条件、自动而来,全部都送给我了吗?”还告诉我“傻孩子!只要你想要回到我的身边,我都会亲自来接引你!”现经过了多生多劫,我还在怀疑爸爸,您亲自送给的真实信心有多少?这岂不是昏庸无智的我,自己来困扰自己吗!千斤之后,顿时跌入深谷,犹如暗室遇到明灯,心中豁然开朗,万里疑云一扫而空,心中之结不解自解。半年来欲寻找之宝物,终于找到!心中无限的喜悦,无限感恩;此时,书也不看了,只想起来跳舞感谢佛恩。
    大悲慈父回施给我的大安心感,冉冉升起由下而上遍满了身心,全身的肌肉都在颤动一股难以形容的力量,在推动着我,不要再坐而言该是起而行,念佛报答佛恩的时候了!于是游步室内,口称佛身礼佛心念佛,彼此三业念念相继不相舍离。这岂不是愿师父您常说的妙不可言“彼此三业,机法一体”吗?也想起几天前,曾请师父开示的一段文“色身功德与彼此三业,二种机法一体,为就念佛三昧而示也”之最好的解释吗?称礼念彼此三业机法一体,都是弥陀愿力满入众生心想中,非是罪障深重恶极之我,自己所能造作也!
    本愿名号救度的真实宗旨,净土法门就是这样不可思议!这样妙不可言!难怪世尊说“难信之法”,难怪他不问而自说《阿弥陀经》了,不可思议的本愿名号救度纯是佛与佛乃能究竟,非菩萨声闻所能知能问也!
    现在我最要感恩,是大悲慈父怜悯的加持,使我有这样显明的体验而获得大安心感,与师父您共同分享。“饱”与“冷暖”之感觉,师父您比我更清楚,体会也更多。更要感谢一年多来承蒙师父您谆谆教诲。每当我遇到学习瓶颈、困难、怀疑、懒惰、退缩时,师父您都会适时出现,来为我传道、授业、解惑,使我在弥陀道上,走得这样顺畅,这样快速,就成为无量光明上的一员了!
    正觉一念佛成就,昏庸无智我怀疑;
    光明破暗我安心,念佛报恩我成佛。
    很庆幸地,廖师兄是一位老师,而较能将这种契入大悲弥陀慈父本愿名号救度的真实心中,那份无比庆喜的感受与他的心路历程,充分表达出来!对于此,或许可以请问:
    众生啊!您念佛吗?
    您和阿弥陀佛也这么亲昵吗?
    这种我心与佛心,心心相印,互契互入,佛入我,我入佛的融合为一,绝不是任何情绪高亢或激情所能体会与比拟的。“家乡人说家乡话”外人听来总是不知所云,只有彻底领受大悲慈父阿弥陀佛救度的念佛弟子,才能真正心领意会,念念相通于廖师兄这种“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体会;否则,信中所写“千斤之后,顿时跌入谷底,犹如暗室遇到明灯,心中豁然开朗,万里疑云一扫而空,心中之结不解而解。半年来欲寻找之宝物,终于找到!心中无限喜悦、无限感恩;此时,书也不看了,只想起来跳舞感谢佛恩”这种真情流露之语言,哪能那么痛快淋漓、直泻到底呢?
    廖师兄向来是以自力方式念佛,对于他力念佛“乃至一念,信心欢喜,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认为“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这就是通常的以凡情去测度佛智了!我们所能发出的慈悲心,犹如针头的涓滴海水,而诸佛如来的大慈大悲就像浩瀚的四大海水,不是我们的心量所能思议的!廖师兄是后来常接近信愿法师,渐渐听闻了佛的大悲心与名号的生起本末,而且常常思惟吟味经文之奥义,面对疑惰,体会佛慈,终能真正体会彻入于佛的大悲心中,领解了名号,绝对救度、无尽慈爱,这种“乃至一念”的体会,并不是凭空掉下来的!
    以前听到“…….”的喇叭声,就知道卖冰激凌的小贩来了,车上载有冰激凌。现在听到“南无阿弥陀佛”,您知道是什么来了吗?名号里面载有什么吗?您敢于承认是阿弥陀佛早于十劫以前就已来了吗?敢于承担名号载有您的往生已成就了吗?有言“是真佛只说家常”,当您信受往生决定,没有了后顾之忧,尽了本分不能说成“积功”,所以“众善奉行”,善是尊奉的事;“诸恶莫作”,恶是脱轨的事,不要去造作;既然有信心都可以成佛了,恶就会懒得去作。

 

Copyright @ 2010 净土宗祖庭-庐山龙泉寺网站 赣公网安备36040202000339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8825号-2
  南无阿弥陀佛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赣(2022)00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