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慕莲 点击 : 19708
这张照片是一位很专业的莲友,大约在两年前拍摄的。很喜欢,一直珍藏在QQ空间里。
远山近水之间,葱翠树木掩映下的寺院红顶就是江西九江庐山龙泉寺,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创建的净土道场。第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从这里传播出去的。
一千六百多年前,也就是太元六年(公元381年),慧远大师游方至此,“途经浔阳,见庐山闲旷,足以息心,便停留下来,筑龙泉精舍以居。”可是四处一打量,才知水源难觅。于是他举杖叩地说:“若此可居,当使朽壤抽泉!”。话音刚落,果见一股清流汩汩涌出。这眼泉水即是史书有载的古龙泉。不久,浔阳大旱,慧远又来到水池边诵读《龙王经》。俄顷,有龙跃池腾空,大雨滂沱。龙泉精舍由此得名。
遥想当年,慧远大师在这里,带领大众行念佛三昧。此在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第四十五愿中,叫做普等三昧,即在念佛之中,能见到十方诸佛。他们当时行念佛三昧,就是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大师在那个时代创立了净土法门。此后鸠摩罗什大师在姚秦弘始四年(公元412年)翻译了《佛说阿弥陀经》。
在《净土圣贤录》里,记载了慧远大师的首座和尚僧济法师往生的事迹。僧济法师临命终时告诉道友:我要往生净土了,大家送我一程,为我诵《无量寿经》。道友为他诵《无量寿经》,诵完《无量寿经》,他就往生净土了。所以他们那时就已经依止《佛说无量寿经》来修行了。而慧远大师在往生前告诉大众,他见到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对他说:“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汝,汝后七日,当生我国。”——我以本愿力给你安心,七天之后来接你往生净土。这些都是有史料记载的,所以中国的净土法门是在东晋381年,由慧远大师所建立。慧远大师住锡的庐山龙泉精舍,就是现今的庐山龙泉寺。
龙泉寺门口下方有一个大水库,可能是原来的水池。而“龙泉”至今仍奔流不息,现在已经建成供水泵站,是龙泉寺所在地威家镇的部分自来水源。
虽然净土宗的典籍《十八高贤传》言:慧远构庵于西林之东以居,其后刺史桓伊帮助建东林寺,即远公之龙泉精舍。但据明人桑乔疏证,这些盖为假托其名。换言之,现在的龙泉寺才是净土开庭之前慧远大师所居的真正古龙泉精舍。桑乔谪戍九江26年,庐山南北名胜无不历览,撰有《庐山纪事》十二卷。
庐山龙泉寺,据史料记载曾“楼堂雄伟,庭院广大”,每天要骑着毛驴去关山门,殿宇众多,寺院深广可见一斑。
记得三年前,我们去庐山龙泉寺,住持常敏师父曾带着我们一行人去了后山的方竹禅寺。路上不时可以看到断壁残垣。当地的文献中这样写到:方竹禅寺其实当年只是大寺的一个清净角落或者是一个下院而已。
(注:明桑乔撰,国朝范礽补订。乔字子木,江都人。嘉靖壬辰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以首劾严嵩,为所构陷,谪戍九江以卒。事迹具《明史》本传。此书即其在戍所时作,成於嘉靖辛酉。)
慧远大师在龙泉精舍时,去拜访的文人达官很多。
唐朝诗人孟浩然写过一首诗:《过龙泉精舍》
停午闻山钟,起行散愁疾。
寻林采芝去,转谷松翠密。
傍见精舍开,长廊饭僧毕。
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
竹房思旧游,过憩终永日。
入洞窥石髓。傍崖采蜂蜜。
日暮辞远公,虎溪相送出。
诗中的“精舍”,即是龙泉精舍。远公在庐山住锡三十年,二十一年在龙泉精舍,九年在白莲社。龙泉精舍之称一直沿用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改为龙泉寺。
很多资料中有言“龙泉寺内尚有六百年古柏参天耸立”,现在你走进龙泉寺,映入眼帘的就是有着600多年树龄的古柏树,和另一棵古樟树,两两相对,巍然屹立,就像两位护法天神,日夜守护着这千年祖庭。特别是往西南方向去方竹下院的路上,我们见到了不少百年甚至千年大树,有松、柏、樟、苦栗等。
龙泉寺早期的建筑今已无存,2005年5月,庐山区宗教局和当地信众迎请常敏法师住持龙泉寺。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法师经过十数年的努力,殚精竭力,兴盛道场,现已完成了部分基础工程。
龙泉寺天王殿
新建的寮房,很是宽敞明亮。
新建的斋堂,可容纳百人用餐
寺院菜地,可以基本满足每日的需求
仰承祖师教导,依止净土三经一论,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往生净土,是龙泉寺的宗旨。如今,南无阿弥陀佛的法音重新回响在这片山水之间。常敏师父每天都会带领大家恭诵《佛说无量寿经》,延续祖庭千年遗规。
清净、温馨的道场,也吸引着当地一批喜欢书画的莲友来此挥毫写意。慈悲的师父,特意为他们腾出了一间大房,让他们在这里安了家。
三宝圣地,佛力加持。看,他们画得多好!佛菩萨慈悲喜舍,尽在不言中。画画也是在享受佛恩,也是极乐法音的宣流,也是自信劝人信,真诚报佛恩!
四年前,常敏法师在寺院旁竖起的名号之碑,如慈母般地守望着每一个佛子的归来。
龙泉寺需要筹建的还有念佛堂、法堂、海会塔、山门等。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龙泉寺----这个有着千年传承的净土祖庭道场,必将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龙泉寺----这个最早传出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弘名的地方,将成为念佛人共享弥陀恩德的本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