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愿赋居士 点击 : 3055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栴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盘陀伽、难陀、阿难陀、罗睺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 楼驮,如是等诸大弟子。
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干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二、如是我闻孝顺而已(一篇)
心得二
佛经的开头都有「如是我闻」,这是因为释迦牟尼佛要入涅盘的时候,他的弟子阿难问佛,表示佛灭度后,大家把佛所说的法结集为经典,流传后世时,在每部经初先要怎么说?佛回答要加上「如是我闻」。如此可表示法有所宗,全是阿难亲听佛说的;由此不但可以取信,亦可止谤,且能有别于其它外道。
《阿弥陀经》经文除了说明有一千二百五十人的大弟子,是大比丘僧及大阿罗汉外,还特别列出舍利弗、目犍连、迦叶…等十六位长老的名字,这个意义很深长。舍利弗是以「智慧第一」见称,目犍连是「神通第一」,迦叶是「头陀第一」,以下依次为「论议第一」,「答问第一」,「无倒乱第一」,「义持第一」,「仪容第一」,「多闻第一」,「密行第一」,「受天供养第一」,「福田第一」,「教化第一」,「知星宿第一」,「寿命第一」,「天眼第一」等。这些弟子各有的专长,即包括了我们的生活行为与修持。
迦叶尊者是以苦修苦行为志业,世尊以正法眼藏传给他,而为禅宗第一代祖师。世尊灭度后,他负责召集诸大阿罗汉弟子,结集完成经律论三藏。(结集后,把正法眼藏传给多闻第一的阿难,而为禅宗第二代祖师)
义持第一的周利盘陀伽尊者,生性很笨。世尊教他念「扫帚」,可是他记得「扫」就忘了「帚」,记得「帚」又忘了「扫」。因为能坚持义理,久而久之就能明白佛法了。
密行第一的罗睺罗尊者是世尊的儿子,他的功行非常深密,只有世尊能知道,所以称为密行第一。
经文除了列名十六位大阿罗汉外,在很多大菩萨中也列出四位:
文殊菩萨是大乘菩萨中,以「智慧第一」见称。
阿逸多菩萨就是弥勒菩萨,是继释迦牟尼佛之后,将来要到我们娑婆世界成佛的。
干陀诃提菩萨就是不休息菩萨,他经过累劫的勤苦修行,从来不休息。
常精进菩萨,他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而精进不懈,能以无量劫的时间去教化一个众生,毫无弃舍之心。
在《阿弥陀经》全部经文中,除了世尊说话及十方诸佛证诚说话之外,听众中包括这些大阿罗汉、大菩萨及所有天人,均无任何一语。此即表示这部经是佛与佛所能知能说,然而将小乘菩萨以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及大乘菩萨以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列在最前,此表示能信仰遵行才是大智慧。再者,此经亦普及继任成佛的弥勒菩萨和甚至生性很笨的周利盘陀伽所以是三根普被;尤其列有世尊的儿子罗睺罗尊者,亦在显示世尊说此经,正如父亲对子女的殷切剀示,也是子女听闻父亲的教诲,以这种心情来恭闻经言。此所以《无量寿经》说「声闻或菩萨,莫能究圣心;譬如从生盲,欲行开导人」又云「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二乘非所测,惟佛独明了」。
是故,以大势至菩萨应化示现的印光大师,一再劝请念佛,在《净土五经重刊序》云「净土法门其大无外,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九界众生舍此则上无以圆成佛道;十方诸佛离此则下无以普度群萌。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若论大机所见,肇始实在华严;以善财遍参知识,末后于普贤座下,蒙其威神加被,所证者与普贤等、与诸佛等,是为等觉菩萨,普贤乃以十大愿王劝进善财及华藏海众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而为华严一经归宗结顶之法。然则华严明一生成佛之法,而归宗于求生净土」。在《净土问答并序》云「律教禅宗皆仗自力了脱生死,所以久于长劫尚难出离,念佛法门全仗佛力了脱生死,尽此一生便登不退」。在《普贤行愿品疏钞撷序》云「夫,如来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虽随机说教种种不一,求其若圣若凡上中下根,乃至逆恶之流,同于现生了脱生死,俯谢三界高登九品者,唯净土一门为然也!噫!如来大悲普度众生,唯此一法堪畅本怀。众生修行冀出生死,唯此一法决遂所愿」。
印光大师说得非常明白:即使到了等觉菩萨,还是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善财童子在初参德云比丘时,即教以念佛,最后到了普贤菩萨又导归极乐,此即成始成终,起点即达终点,华果同时也;而佛经最初的华严及最后的法华,也都说极乐,这不但是成始成终,也在说明千经万论处处指归也。
以自力修行的般若法门,已浩瀚如海,为何世尊还要说净土法门呢?显然这是他的出世本怀,所以才无问自说;而全部经文只有佛与佛说,显然只有佛力而无二乘之力可及也。依此,「如是我闻」即是我等唯只孝顺信受而已!阿母叫我念佛,我就念佛。如此而已!世间事,谁都重视「孝」,但重视是一回事,能顺从父母才是重要!要孝就要能顺。出世间事也是一样,只有顺从佛言以念佛成佛,任凭救度不加任何己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