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愿赋居士 点击 : 5030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七、乘名号而成佛(七篇)
心得七之一
在一次莲友的聚会中,我举出对一位住在屏东县莲友来访的谈话:
譬如你现住在屏东县乡下,想能赚钱买车票,从屏东坐火车到台北并且去总统府,可是一直没有能力赚得足够的钱买车票。有人知道之后告诉你,表示有位大慈善家已送给每人一张「特别招待券」,可以凭此券免费乘坐火车到台北。此时你听到之后,才从衣服口袋中找出这张「特别招待券」,心中半信半疑地前往屏东火车站;果然非常顺利进入车站,立即坐上一部开往台北的专车。有的人听到有了这张「特别招待券」,取出之后就欢喜踊跃,高兴地快速前往火车站坐上这部车。
不论是疑疑惑惑持券前往车站,或欢欢喜喜持券前往车站,这些表现都只是个人前往车站途中,每个人的心情与心态有所不同而已,各人形形色色本自不同,没有那种才是对或错的比较与分别;这些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愿持券前往车站,自然就能坐上专车。
火车从屏东开到高雄、台南,有些人疑惑自己没有付出什么代价,这张「特别招待券」能坐到台北吗?自己坐了这么久,越想越不安心,就在高雄或台南下车了。有些人则坐到嘉义、台中下车了,甚至有些人坐到桃园、板桥已快到台北了却下车。然而,完全信任这张「特别招待券」的人,放心地、愉悦地坐到台北,下车再走几步,就到了总统府。
这张「特别招待券」就是名号「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完全是阿弥陀佛为救度一切众生,使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并进而成佛所完成的,已经无条件送给一切众生了!称念名号就即得往生;有如持券前往车站,就必定能顺利坐上开往台北的专车。台北就如「报土」,高雄、台南……桃园、板桥就如「化土」。阿弥陀佛所完成给予众生的是极乐无为涅盘报土,「化土」纯粹是我们自己的疑惑心,自己去造作的。
名号就如「特别招待券」,不因我们是富贵、聪明、能行六度万行就更有效力;也不因我们是贫贱、愚痴、卑劣无能就减少效力,一切众生都是一概平等赐予的。
经文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玄奘大师在《净土经》直译为「非少善根诸有情类,当得往生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清净佛土」。依梵文直译的中文意思是「众生不因此世所做善行,而得到生在彼阿弥陀佛如来佛国之果报」。如以前例而言,就是这张「特别招待券」,并不是我等的善根、福德、因缘所能赚得的。
吾人很难弄懂,为什么「多」善根福德因缘,也不行呢?此是因为将「世间法」要引用到「出世间法」之故。我等凡夫的身心所发出的,都是只堪在六道轮回的世间法;积功累德当然能有善报,能生于天道的境界,但仍有生死之苦,天道之福享尽了之后,仍再落入轮回,不是根本解脱。
《楞严经》说「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在《金刚经》,世尊形容以七宝充满如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用来布施;比起于金刚经中的一章一句,乃至受持一四句偈,演说给他人听,这种法施的功德,比起前之财施福德,更为优胜。这就是说明了我等只是以生灭为本,是虚幻的,是有为法,则再多的善根、福德、因缘,终归也是虚幻不实,而金刚经的一章一句,都是真实的。再多的虚幻充满大千世界,又有什么意义与用处呢?所以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善导大师也说「极乐无为涅盘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毕竟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所成就的,随缘杂善的有为法怎能契入无为的涅盘净土呢?
再者,经文先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接着就是「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此即是以对比的方式,在说明念佛执持名号,乃是大善根福德因缘。因为名号是阿弥陀佛的大慈悲心所成就,具不可思议无上功德力,给予众生无尽的安慰、无限的包容。我等要深心思惟:究竟自己有什么能力了脱生死的?有什么善根福德因缘的?现在,阿弥陀佛已经替我等成就了真正能了脱生死的善根福德因缘,以光明名号入于一切众生心想中,并且成就了极乐家乡,作为我等的归宿之处,如同慈父的呵护我等,这才是真实永恒的。亦即藕益大师所说「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持佛名者,善根福德同佛无异,则一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也」。
世尊在说明了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之后,就劝请众生往生极乐净土,但如何往生呢?这段念佛往生成佛的经文,是全部经文中唯一说到的「法」,宜应深心体会。
七之二
在一次莲友的聚会中,提出几个问题,大家思惟:
一.「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是佛完成的,或众生拱出的?
二.既然是阿弥陀佛完成的,在十劫前就已完成的,那么,就是佛果了,是不是?
三.既然是佛果,就是真如了,就是真如名号了!所谓「以果觉为因心」了!领受佛果(圆满的因),就自然会得到成就往生成佛的果(圆满的果),是不是?
四.圆满的「因」,成就圆满的「果」,这个成就的时间要多久?是的!「华果同时」,是同于领受名号即成就了!也就是一起点即达终点了!
五.在十劫前,第十八愿「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誓,成就之时,亦即阿弥陀佛成正觉之同时,众生在同一剎那,就已承蒙得能往生了!是不是?
六.既然蒙获救度得能往生,那么,众生在十劫前,就已以当时的身心模样而被救度了,是不是?
七.好了!既然众生在十劫前,已以当时的样子蒙获救度,那么,从当时至迄今,我们经历十劫,在这个期间中,我等会因累积了更多的贤善,而「更被救度」吗?或累积了更多的劣恶,而「已被摒弃」了吗?通通没有关连嘛!对不对?和我等在这十劫中的净秽、善恶、贤愚、贫富、守戒、破戒……没有关连嘛!
八.名号佛果,并不是阿弥陀佛放在口袋中,以分别心斟酌看待众生,看到有精进、贤善的就拿出来送给他,而是无条件的平等施予一切众生。那么是以什么方式送给众生呢?
善导大师说「光明名号」,《观经》云「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又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在十劫前名号就以光明体,送进每一众生的心想中了。
九.我们众生是怎样领受呢?要怎么领受才对呢?
名号既然是以光明体直入我们的心想中,这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其它诸佛无有如是之本愿:将佛的正觉果体纳入在名号中,将我等往生极乐世界之「愿」「行」包括在内,所以是「万德洪名」「具足无上功德」。众生闻知名号的无尽慈爱、绝对救度的真义时,知道自己已蒙获救度,则深心领纳信受佛的救度;此信心于「我之往生已蒙成就」,于一念开发之时,即是已领受名号之正觉果体,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如此,「神往不由唱佛名」,名号是在这种心情称念而出,此谓之「念佛」也!也就是领受名号也!完全是自己愿不愿意领受而已!领受的心情则各自有别。有人认为信受本愿名号的救度,就是:不要守戒了,可以放荡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什么坏事干了都没关系,只要我心里头愿意求生西方,阿弥陀佛就来接引我了。也不必吃素,天天大鱼大肉也不碍事了,杀盗淫照干,临命终时佛来接引。
这种说法的人或有这种想法的人,对于念佛,只是嘴皮上的事与自己的心是不相应的;不能也未曾真正体会吟味到弥陀慈父大悲本愿名号的救度,念佛的心尚极为轻薄肤浅。对于念佛往生仍会忐忑不安,无决定与信心。真能与本愿名号之大悲心相契感应道交的念佛弟子,因为感触到自己的劣弱不堪,仍然也蒙获佛的救度而感激感谢,为之涕零不已!感受到「此生已尽、梵形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心境变了,一切皆变,对人生、对社会的心态也变得积极,仁民爱物,充满着关心体贴。总之,「是真佛但说家常」,这是家乡人说家乡话,外人听来如聋似哑的。
十.我们的「见闻觉知」性,眼能看、耳能听…,是因为我们有真如自性在推动,所以能看能听…。名号是佛果,也就是真如,同样的就有推动力,推动众生念佛成佛,只要我们不以自己的固执己见己能去拒绝就好了!念佛不只是我在念佛,其实是佛在念我,拜托我念佛成佛的。「自力」或「他力」,实在是很不得已用出的名词,目的在厘清理念,不是在否定自力或侵占自力,而在于提供这种纯由佛力的大悲心而成就的本愿名号、成就了西方极乐世界、成就了一切众生的往生,此非一切众生之所能也。
经文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当我们能深心去思惟体会可发现:
一.前面都说「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为什么现在说「善男子、善女子」而不说「众」生呢?
二.为什么用「闻」说而不用「听」呢?「说」是讲说,讲说什么呢?「说」也是「悦」,悦是被动的,我们为什么会悦呢?
三.为什么「闻说阿弥陀佛」之后,要接「执持名号」?为什么不接其它名义?
七之三
记得一则典故:
有一次唯圆房问亲鸾圣人「我虽常念佛,但内心并没有一种生动的欢喜、踊跃之感,而且也未生起急切向往净土的心。我很担心这种情形,这样子难道可以吗?请您指点我吧!」
亲鸾圣人回答说「那是因为我们的烦恼是不断的,所以欢喜的心不会生起。不过,阿弥陀佛在五劫思惟中,早就看清楚,看清我们的烦恼不断、可悲可悯的凡夫。正因为如此,他才生起施予援救的本愿,他的目标就是要救我们这种可怜而无力的人。明白了此点,我们就只要全心去信靠阿弥陀佛,必然会施予救度的慈悲而别无他言。至于净土,由于我们谁也不曾生于斯,当然不会对之生起眷恋之心,佛陀特别哀矜我等甚至不会想要急于前往、企盼净土的人,所以让我们在此生命告终之后,自然法尔的都可以臻于净土」。
确实,回想自己在写到「依报庄严」的时候,觉得很难表达。一般教我们对于极乐世界要欣愿,对此娑婆世界要厌离。但,吾人所看到的只是经文,那只是文字而已;由于烦恼障重,未能睹见极乐的殊胜景色,实在难以产生欣往的情怀。只有当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困境,在食衣住行育乐,产生了挫折烦恼;从而才偶发一念想起经文,去对照极乐世界有关食衣住行育乐的殊胜与幸福。
由此也才体会到《阿弥陀经》为什么先说依报再说正报了。盖,生活是最现实的,吾人不能脱离生活而独立,亦即出世间法并不离世间法,世间法包容于出世间法中,此即依报与正报不一不二,「色」「心」亦不一不异也!
就算我们无所喜悦吧!佛还是已把我们预纳入在拯救的目标中,甚至终必使我们自然法尔的往生净土。这是一种多么设想周到难能可贵的慈悲啊!
经文既然用「闻说」阿弥陀佛,就一定不只是单指「听到」而已,并且还有「讲说」的含意。然则,为什么用「闻」这个字呢?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一个道在早上听到,下午死去也可以吗?非也!必须与道相应默契,心领意会,才是「闻」的意义。再者,「讲说」什么呢?玄奘大师在《净土经》译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哦!就是讲说前面经文的依报、正报庄严及不可思议功德名号了!也就是《观经》下品下生所言「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这「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就是「闻说阿弥陀佛」。
「说」也是悦,欢喜;这是被动式的。我们必须能得到利益、好处才能喜悦,但是我得到了什么利益、好处呢?不管是讲说依报、正报或不可思议功德名号,这些都是必须和自己有关系、有利益,如果只与他人有关,那就没意义了!那么惠予我有什么真实之利呢?此乃依报庄严的一切殊胜,都为我已完成了!正报庄严的一切殊胜,也都为我已完成了!光明无量、寿命无量的名号,使我和阿隬陀佛同名同号也都为我已完成了!并且免费、无条件的送给我,拜托我念佛往生成佛哩!
这就是阿隬陀佛的超世本愿!也是名号的意义所在!
只有这样真实体会到:名号即是我的生命!我的往生早于十劫前,已由慈父弥陀代我成就了!这种已受拯救者,从感情上自然流露出自己受拯救的喜悦,内善心喜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此中没有「我」的余地,全是佛的慈爱,此即是「闻说阿弥陀佛」也,此即是与佛号如父子之亲昵也。
这不是从理解,从脑筋挤出来的;也不是以称念名号作为自己的积功累德;而是完全领受佛慈的救度,乃能看到名号即是和佛相视微笑的。所以《往生论注》说「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真正的如实修行相应也。也是《观经》所说「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我等念佛,看到名号,即是见到佛身亦见佛心,亦是真实见佛也。
经文所以言「善男子、善女人」,此即唯有人道,乃能如是闻说、随顺慈父的大悲本愿力,能自信劝人信,导于善道者也。此即宰相斐休于《圆觉略疏注经序》云「生灵之所以往来者,六道也。鬼神沈幽愁之苦,鸟兽怀獝狘之悲,修罗方瞋,诸天正乐;可以整心虑,趣菩提,唯人道为能耳。人而不为,吾未如之可也已矣」,更是善能闻说佛给妙契居士的一首偈「随因果而受,随因缘而行;乘佛愿而化生,乘名号而成佛」之人也。
七之四
经文在「闻说阿弥陀佛」之后,接的是「执持名号」。《净土经》在「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之后,接的是「闻已思惟,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这「闻已思惟」,到底要思惟什么呢?不管是一日或一日夜乃至七日夜,这么长时间所思惟的,如与自己无关或没有利益,干嘛的去思惟!当然必须与自己有关且有利,那么,会是什么?想之又想,一天、二天三天 ,能起疑问才会有苦苦思惟,体会,吟味,经常在脑际盘旋,到解不出来的时候,就是答案的时候,体究之极,忽然与佛心契合,被激发出:
哦!使我无量寿、无量光明,成为与阿弥陀佛同名同号,已于十劫前就已完成了!
哦!为我往生的极乐世界已完成了!
哦!使我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已完成了!
哦!使我成为不退转菩萨乃至一生补处已完成了!
啊!这些通通纳入在「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中,无条件、免费的送给我了!
啊!不可思议的功德名号呀!
啊!南无阿弥陀佛!谢谢您!谢谢您!
啊!我就只这么一念称佛名号,就已在当下剎那,就已即得往生了!感恩至极!感激至极!感谢至极!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这就是「闻说阿弥陀佛」了!如见父母、如见执友的与名号相拥相抱在一起!这就是接「执持名号」的原因所在啊!真实体会名号生起本末,契入名号也!不知而得,不求而得如此真实大利!怎能不喜极而泣感激涕零呢!能闻才能悦呀!此即《无量寿经》所言「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之旨意!
由于名号是如此的慈爱于我,彻入我心,从不离开我,而我也在名号之佛心中摄取不舍,这样我们自然在心中持诵名号,情系一生。这种心情与心态,也就是「南无」(执持)的意义,「执持名号」者 南无阿弥陀佛也。进一步言之,这句名号就是阿弥陀佛已完成了和我形影不离合而为一。有此认知与领受,在此一念发起之同时,就是经言「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这些都不是我等自己有一丝丝之力可以做到的。开发信心领受之一念,当下即得往生,也许一般自力行者不敢相信,然则,信心领受,自己损失了什么吗?
当自己的心智,开拓到领会阿弥陀佛名号之本愿旨意时,那个时候我心入佛心,所以说「一心」。尽管我等只堪电光石火的剎那领会,但一入永入由佛慈摄取永不退失。
名号具足不可思议无上功德,是真如、菩提、涅盘,真实体会对我的绝对救度与无尽慈爱,此一念发明即信心决定、安心决定,所以是「一心不乱」「系念不乱」。
与佛心成一体,与佛合而为一,此即归命之一心,全是慈父弥陀所赐,全心领受所赐即同名同号为阿弥陀佛,故名「一心不乱」。
放舍自心之所能,归入名号,已无后顾之忧了,才能不会「三心两意」,谓之「一心不乱」。这些都是从心情与心态去改变而不是改变外在的一切。
闻说阿弥陀佛,领解名号生起本末与大悲救度旨意之后,就像菩提种子发芽,不管当时之信或不信与领解之程度如何,菩提树自然成长由小苗而小树、中树、大树迄至耸入云天的神木。由小苗渐次成长为神木,完全是生长环境客观的影响,正如吾人之受业报;有时小苗被踩死了或小树被风暴摧残,或大树被地震推倒 ,此皆受时间与环境所致,并非不愿成为巨大的神木。名号的救度,在闻说之时,即是菩提种子发芽之时,就已即得往生矣!盖,名号之本愿力,在众生菩提种子的状态下,就已赋予往生成佛之无上功德,发芽即是得此功德力而往生了!不是成为小苗才能往生,甚或要求成为大树或神木才能往生。
《大智度论》说「如人入海,有始入者,有尽其源者,深浅虽异,皆名为入」。我等之安心、信心,不要往自己身上看,要安在佛那边。正因我等不能安心,才需要一心依靠佛的救度;慈父弥陀无论如何都要救我,且已救了我,由佛来完成才是大安心,也是慈父发起超绝的信心一定要救我,这不是一切众生的「信心」的!我等只堪入于 阿弥陀佛的大悲信心海中,入于本愿名号的信心海中!因之,称念名号即是入于佛的信心海,入于本愿名号的大悲海!这才真能「一心不乱」。此「入」者,有始入者,其入信较浅;有尽其源者,其入信较深;深浅虽异,皆名为入。
所以,当我们对于别人契入名号而信心欢喜、欢喜踊跃的情况,发出欣慕、赞叹时,即是我们自己与之有相同的心境,同入于其源乃能体会,此即一灯传万灯,灯灯皆同的道理;不必然自己也呈现出相同的欢欣情状,盖,各人的生活与成长环境不同也。
七之五
现任的围棋「棋圣」王姓棋士表示,以前他一直是想赢的人,一上了棋枰就只想打败对手。三年前 岁时,在韩国汉城的世界棋王大赛,第四盘下到傍晚,突然一阵晕眩,眼前发黑天旋地转,勉强下完后回房休息仍未好转。第二天关键的第五盘,脑子仍晕眩旋转,但突然什么都不在乎了,把所有的事一点一滴放下,真正进入一种无心的状态,领悟了平常心;然后很奇妙地愈下愈顺而得到冠军。
有篇武侠小说,描写张三丰在临仗对敌前,教弟子张无忌太极拳,然后问弟子还记得多少?当回答还记得五六成时,把大家吓了一跳,面对强敌怎么把重要的新拳法只记得这么少?张三丰叫弟子继续练,当弟子越记越少到完全不记得了,张三丰才命弟子上阵,果然一举打败强敌。
妙哉!此即把棋法与拳法融入于身心中合而为一。真能「闻说」阿弥陀佛,就是这样与名号合而为一,所以是「执持名号」,所以是「一心不乱」。
《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当诸菩萨各说何为入不二法门之后,文殊菩萨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当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菩萨赞叹说「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僧肇对此注曰「有言于无言,未若无言于无言,所以默然也。上诸菩萨措言于法相;文殊有言于无言;净名无言于无言;此三,明宗虽同而迹有浅深;所以言后于无言,知后于无知,信矣哉!」
当真实体会了「我已由佛的大悲本愿名号救度了!」,这种信心的来源是由佛力回施给我的;真实深心感受名号大悲救度的真实义,领受佛的功德,爱佛的功德,从知恩报恩起,如此以真情去契合真情。此中无我一丝丝之所能,也不是我能说三道四,此即是「无言于无言」「无义为义」也。
相较于要我们念佛,把名号念到功夫成片,做到「事一心」「理一心」,这是截然不同的旨趣。
把名号做为制心的方法,称念名号做为自己累积功德;念佛时先把心打扫得干干净净,全心全意定在一句佛号上,就算四边起了大火依旧要持诵不断不乱。或者持至伏除烦恼,做到断见思二惑,持至心开见自性佛;认为念佛是念自心所具所造的洪名。如此,实在辜负了阿弥陀佛为救我,经五劫思惟兆载永劫苦修苦行的大悲心,将此置之于不顾了!事实上我们凡夫根本做不到这些,甚至为此恓恓惶惶,担心害怕临终不得一心,不知念佛;有些人还置家庭与生活于不顾而变得自私。这完全失去了念佛的意义,不知名号大悲救度的旨意,并且是自己在内心极细微的深处,疑惑佛智所致。如能真实体会名号真实义,念佛是快乐行的!
一个四五十岁的子女,面对七八十岁的父亲,侍立在旁毕恭毕敬;与一个三四岁的小孩,两手缠住爸爸的脖子,两脚夹在爸爸的腰际,窝在爸爸的胸怀中,反而能听到爸爸的心跳声。此两者与父亲的亲昵程度是截然不同的。
《菩萨处胎经》说「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深着懈慢国土,不能前进生阿弥陀佛国,亿千万众,时有一人能生阿弥陀佛国。何以故?皆由懈慢执心不牢固」佛所成就送给我们的是极乐无为涅盘净土(报土),然而我们自己相应于名号的所知量及心量有别,使自己决定深着懈慢国土(化土),不能前进于报土。经云「譬如诸天,共器饮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上者见白,中者见黄,下者见赤」同样的,同在西方净土中,各各因念佛往生,领受名号的亲挚亲昵不同,各各所见所处诸境而有不同。
如果说「念佛之外,须再修诸余行才能往生」,善导大师斥为「此是虚妄,定无此事也」。他表示纵使化佛报佛来说亦不为所动!因为一佛所制即一切佛同制;释迦佛指劝一切凡夫尽此一身,专念弥陀名号,即是十方诸佛悉皆同赞同劝同证。有此认知与体会,即是执心坚固明信佛智,这完全是从内心的认同与变化气质,并不是要改变外在一切。
莲友信证居士说得好!她说「无限的佛恩是以纯自然的感性体会接受的,若以相对价值的社会观去思维,很难契入和领受弥陀的慈悲;爱心相隔,就不能完全明信佛智。因为佛智是对众生绝对平等,无限慈悲的爱心与智慧。尽管凡夫的爱心有限,但是当有限凡夫的心量融入无限的佛爱心中时,佛的智慧便在凡夫心中起作用。对无限的佛恩,只停留在一时法喜的认知上,还是很不稳定的。当认知经不断的听闻中,飞跃为感性的契入,就是信心决定,这时是佛心入我心。经过进一步的听闻,自心中自力与他力、邪与正的不断翻滚与较量,在不断的否定自我中,「我」渐渐融入于佛心中,此时才是佛凡一体。这时,仍然会难免被善恶好坏等,外尘影事转动着六识,虽有烦恼但没有疑惑,深植在心灵中的南无阿弥陀佛,如盘石稳坐;所以尽管六识在外乱跑,喜怒哀乐贪瞋痴慢疑一样不少,八识却悠然消遥在七宝池功德水中,这是佛凡一体的真相。过去,心无主识作主,七情六欲的苦是真苦,喜是假喜;现在,心由南无阿弥陀佛作主,七情六欲无处扎根,苦成假苦,喜却真喜。」
七之六
有一次和经营素食餐厅的莲友相聚,他刚参加佛七回来,问我有关临终如何能一心念佛?我先称赞他经营素食的菜色可口、注重卫生,还问他有关营业收入与顾客来源。然后问他「假使有人在店里表示菜很难吃 种种挑剔,并掀倒桌子弄翻饭盘抗议,您会怎么反应?」他表示一定跟此人拼了!我说「您不是昨天才念佛到一心不乱吗?怎么会有这种反应呢?」他顿时说不出话来。
我再说:姑且不论什么是「一心不乱」,单就经文「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若六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来思惟:
一.假定有人现在35岁,参加佛七依教法念佛到有如禅定的「一心不乱」,过了佛七,为着生活与种种烦恼压迫,不可能一直维持佛七时的心境。
二.假定此人在90岁,因老或因病而到了「临命终时」(还未死),依经言,佛与圣众会现在此人之前迎接。试问:见到佛该会很高兴啊!
三.最后此人难免会咽下最后一口气死了(是人终时),既然人都死了,死就死了,还管什么?能管什么吗?
经文很明显的,列有三个时段:
一.若一日若二日 若七日,成就「一心不乱」的时间。
二.「临命终时」,还未死去的时间。
三.「是人终时」,已死掉的时间。
众生临命终时,百苦交煎,恶缘外引妄念内催,此时种种苦况,阿弥陀佛在五劫思惟中,早就计虑于此,为悲愍众生,所以发愿要救度这种无助无奈的众生,并且亲与圣众现在其前,此为极细腻体贴呵爱也!或许有人举出古今往生诸例中,表示有眷恋世情或遇恶缘逆境,而不愿随佛往生者;此与经云得睹佛身得无生忍,蒙佛光所触善心生焉、身心柔软…等,岂不颠倒有违?再说,释迦世尊剖心剖腑,殷切告诉众生极乐殊胜,请求众生发愿往生极乐,却无力协助念佛众生吗?算什么「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呢?要知道即便有这种例子,此亦佛的深邃幽远教化之甚深密意也!
何况,经言「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是人终时」,表示此人已死了,死人还谈什么「心不颠倒」呢?还有一口气的时候(临命终时),才有所谓颠倒的事,如眷恋世情、惦念亲人、宠物、财势、名利 ,甚或受恶缘逆境所阻,这种受业风所袭之现象,乃凡夫情状,什么千奇百怪,乱七八糟的事,本来就会发生,所以心会颠倒乃极正常。
最重要的是此人死后会怎样,才是重点!很值得庆幸的,经文明明白白特别标明「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将「心不颠倒」列在死后的时间中,标明死后心不颠倒而且立即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亦即尽管在未死前发生种种颠颠倒倒,那都不重要!也不会妨碍!对众生最重要的,是一旦死了,就即得往生极乐净土!佛力使我们在结清此生业报时,就立即往生净土!所以这「心不颠倒」,不是我等能做到的事,更不是死人能做到的事,完全是佛力令死后心不颠倒,前气一停后气即生净土。《净土经》说「慈悲加佑,令心不乱」。
我们常但见「临命终时」之业报浮现,未见「是人终时」的立即往生净土,致生不必要的疑虑。既然信受佛言,当应信知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极乐的经教。
今者,很多人把「心不颠倒」挤在「临命终时」的这段时间,即在恓恓惶惶,表示对于至亲的亲人不要哭啦!不要碰啦!不要…,唉!在这个时间快死未死,悲情万千,人间至情反而不能倾泻而出吗?佛的大悲慈爱会反而要求我们这么不近人情义理吗?所以经文并未说要在此时临终正念。业报身将于此时完结,不知念佛的人随业流转;纵能念佛也会因死缘无量,或病死或狂乱、意外乃至睡死醉死,此皆业因所致,在此情况妄心兴起,不一定能做到临终正念或能忆佛念佛,甚或不能生起往生净土之愿心。
再者,对一个临终的人,如何呼应当时最需要或内心最不安的,才是真正的关怀尊重。在面临骨肉生死别离,仰叹人生无奈悲苦,要临终之人通通放下,不要耽心后事,这并不是贴切的安慰的话。在此时,佛与诸圣众现在面前,如我们深心去体会、设身于临命终时,乃知实在对我最真实的关怀与安慰!经文旨意即在我们读到于此,能生大安慰!感激佛与圣众对自己的疼爱与贴切,则对「执持名号」,更能吟味个中三昧矣!接着经文又更进一步保证,我们在命终心不颠倒,即生无量寿国快乐无极,读到此乃生大安心!盖,这「心不颠倒」是形容往生的殊胜奇妙,而不是要我们在临命终时,去做到心不颠倒才能往生的条件。
这种体会,自然而然「一心不乱」,所以称之为「善男子善女人」也。从而可知临终助念,对于不知念佛之人,是一种抢救;对能念佛之人,是在共同欢聚共沐佛恩的。
七之七
一个人如果愿意恳切地奉读古今以来所收录的念佛往生及感应实例,认真读过一千个例子以上时,很多的思想及理念,一定会有很大的转变并且获益。比如:
有些人在比较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第十八、十九、二十愿时,认为第十九愿文有「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显示此愿有佛及圣众来迎,所以认为是最殊胜的。可是我们在古今的念佛往生实例中,很多都是临终前才知念佛,或临终不久前才知念佛,甚至还有因为有人在旁助念而才知念佛的。这些人在临命终时,佛与圣众也都来迎;并不是因为他们做到了第十九愿的「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而是因为阿弥陀佛的大悲本愿力,只要能念佛,就已在当下即得往生之行。在我们的生活中,如先约定某人要来访,知道一定会来,届时果然来了,故而「迎」之;如果是某人突然来访,就无法「迎」了。因为我平生即念佛之故,依佛本愿,已成为往生行业之人,已一定会往生极乐净土,临终必得佛与诸圣众来迎;而今临终要成行了,所以佛与圣众就自然来迎接。
「念佛成佛」,历来诸师大德剀切的告诉我们要「深信、切愿、力行」,这是绝对没有错的!很多人在理念常有「我诚诚恳恳的念佛,希望能在临命终时,蒙佛来救度」,这种心情也是很尊贵可敬的。然则,细细深加吟味,无可否认的,这是一种期待的心理,为什么需要这种「期待」呢?是不是自己在内心深处还存有疑虑不安呢?也就是对于佛的本愿力已成就了自己的往生,念佛就即得往生,这种能救、必救,由佛处发出的信心,自己还不能承担领受吗?在理念与心态上尚须等到临终来迎,才能真正安心吗?
《普贤菩萨行愿品》云「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剎那,一切诸根悉皆败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惟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云「若称礼念阿弥陀佛,愿生彼国者,彼佛即遣无数化佛、无数化观世音、势至菩萨护念行者,复与前二十五菩萨等,百重千重围绕行者,不问行往坐卧一切时处,若昼若夜,常不离行者」。
《悲华经》云「临终之时,我现其前,其人见我,得心欢喜。以见我故,离诸障阂」。
由这些经文,我们可以体会诸佛菩萨,对于我等佑护疼爱与安慰了。经文用「现在其前」,除了前述因为在平生念佛之故,已即得往生之行,佛与圣众自然来迎之外,更重要的意义,亦在于显示这种亲切呵护陪伴着我们共返极乐家乡。想想看,即使我们的一生中,所能遇到的亲朋好友,尚属有限;然而来迎的圣众,却是百重千重难以计数之多,对于这种亲切挚爱,怎能不感激涕零呢?如果经文用「迎接其人」,则吾人因为心性不同,恐怕会对于自然而然的事产生期待,反而易使有些人在心中不安,以为必须等到临终见到佛与圣众来接,才能往生,才能放下心来。是不是期待来迎?此完全在于自己的观念与信念的转变。
第十八愿文中,完全不谈临终也不谈来迎。因为佛的本愿极为平易简明:「我有信心也乐意来救你,有能力救度你!而这个救度已在十劫前就完成了!」我们对于佛的誓愿与成就,也有信心呼应;自己信心决定之时,即往生决定之时,念佛由此而出,何须期待临终能否念佛呢?
第十八愿诸师称为「十念往生愿」,然而,善导大师称之为「念佛往生愿」。此即一个很重要的在理念上很微细的分别与体会。「十念往生」,对于念佛还有在称念上有「数目」的观念;「念佛往生」,即在显示名号大悲心的本意及不可思议功德力,只要称念名号就往生,无分别过去、现在、未来,随念随有效的!随时即得往生的!佛不是以本愿名号来一一救度众生,而是以名号作为法船,平等施予一切众生,由众生各自以称念名号往生的。
再引信证居士的话「心中邪知邪见死的当下,正知正见即生。这种死与生的交替,不是一蹴可成,而是反复的较量多次才能完成,死而复活,生而复灭。生命的每一剎那都是临终也是新生。这种生与死的更替、生命升华的过程,根本不是靠凡心能体验和感受的。作为凡夫,真正认识自己,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越能发觉自己的劣弱无能,越觉得今生能念佛的可贵:竟然有个弥陀冒出来,无论如何要当我爹娘,无论如何要管我生死,要免费送给我一个佛当!哈!那我就当个佛看看,当个不知羞耻、不知报恩的没心没肺的佛!」
读此经文面对佛慈,唯称佛恩浩荡、佛恩浩荡……
从而体会世尊所说「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这是佛眼所见佛口所说之利,况我小子所能之乎?尤其「应当」二字,真是剖心剖腑的叮咛,不啻惊天霹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