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愿赋居士 点击 : 3473
老同事徐师兄在世时,常劝大家念佛(他在四年前临终时在病床上写:“我要去西方修佛”);表示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誓愿力,已成就了一切众生得能了脱生死之系缚,出此苦海火宅,往生他创建的西方极乐世界,并且进而成佛。这种殊胜不可思议的成就,纳入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之中,无条件回施给众生享用,是绝对的救度、无尽的慈爱!只要我们对此名号所具之意义,能起一念信受也就是与名号相应,就领受了名号的无上功德,且在我们这一念信受之当下刹那,就“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了!往生是在当下已证得而不是在临终的!
老同事也是好友的杨君,常在徐师兄殷切劝请时,表示“那,我完全没有问题的,我不但有一念,而且有时也一天几十念的!我没问题!我没问题!”杨君家庭富有,常有应酬妍玩之事,也好谈风花水月,有时也会与大家听闻徐师兄说法,但对于念佛一直是是在祈求保佑他的健康发财。
老杨所认知的一念,果真和老徐所阐示的一念,是相同吗?其感受和心情是相同吗?是与名号相应的一念吗?
唐朝善导大师开示要我们能有两种深信: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以一位自古以来咸信是阿弥陀佛应化示现的大师,尚且恳切地要求我们“决定深信”!自己本身实在是一个罪恶生死的凡夫而已!否则,无始以来迄今,我们何以仍在此生死不休呢?自己比起善导大师又是如何呢?说句不客气的话,在此娑婆世间的人们,除非是已了脱生死的佛菩萨示现而来度化众生的,否则都是尚在六道轮回的凡夫而已!
“越成熟的稻子越低垂”“始自我折时,常闻佛唤声”;当自己尚有自我的贡高我慢,自以为了不起的时候,是永远不能体会什么是“华开见佛”?什么是“心花怒放”?什么是真实信心开发的一念?都只停留在用脑筋硬挤出来,自以为是一念!必也自承确实自己毫无一丝丝之力了脱生死,也就是真正做到体会了“第一种深信”,才能真正做到无疑无虑领受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也就是真正体会做到了“第二种深信”。譬如,必须把杯子里面掏空了,才能盛满水。
这是一种从自己内心之中“死尽偷心”的事,不苟且自己,不欺骗自己;这是极细微的事,不要强装自知;自己做到了没有?自己心里有数!别人也会从自己的言行态度感觉出来的,真能做到了,反而能敦厚伦常。
《无量寿经》说“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这“即得往生,住不退转”,游藤老师(现年八十岁)表示:这是世尊灭度后,仍然为念佛众生授记成佛之意。因之,当你自己真能真正发起一念真实的信心,就能知道“当你还用种种的造作、心思、观想去念佛的时候,那,你还不知念佛的真义,也还不知佛号大慈大悲无尽救度的真义。当你如同躺在母亲的怀抱中,乐逍遥的心情念佛;独自一人静处时,想到自己已蒙救度而偷偷微笑,甚或在梦中也会安心的微笑,那,你才是真正的念佛人了!”
佛所成就要无条件送给你的,是极乐无为涅槃的真实报土;自己对名号的感受到什么程度,就是信心到什么程度;自己对真实的报土敢于承担的就是什么程度!
真实的信心,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来自于苦苦的自省与思惟。理解也并不等于已深信;自己一时的法喜与真实信心一念的开发,是截然不同的境界!举一个较易体会的例子:日本历史上有一位很著名的净土真宗大师香树院龙德,有一天一位心中极大苦恼的女众,千里迢迢到京都找他,哭诉请教如何才能了脱生死的牵绊?香树院只告诉他“鹤脚长,鸭脚短。就这个样子即可得度”,说完便走开。这位女众只好回家,日夜反复思想这句话的意义。久而久之,她的忧虑无形中消失了,内心顿为大悲的光芒所照。最后她哭着说“啊!对此大恩,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
对照此例,我们自己对于了脱生死的迫切心与她相比是如何呢?我们对于法义像她这样日夜反复思惟,苦苦省思吗?就我个人的领解:鹤的脚,当然较长;鸭的脚,当然较短,但,这是什么意义呢?为什么说“就这个样子即可得救”?如此日夜苦苦思惟,终能豁然心解体会鹤脚长、鸭脚短,这本是天生自然的,不必去加以修改!我等生死罪恶凡夫,本就具足苦恼;阿弥陀佛的大悲誓愿力,本就是要救度我等无力自脱生死的凡夫,并不是要众生改变自己,或先改变众生符合救度的条件才要救度,而是平等自动的救度。所以我等虽然劣弱依旧,做不到这个也做不到那个,都不必记虑的信受名号的救度,即得往生。所以才说“就这个样子即可得救”!她领解于此,体会于此!这就是与佛心感应道交,与佛的本愿名号感应道交,满身融入于光明名号的慈爱拥抱中,如此,除了感恩的哭,难道还能什么吗?
感应道交的一念,真实信心开发的一念,其心情即是如此!念佛的心情即是如此!念佛是这样“神往不由唱佛名”的!阿弥陀佛在十劫前已成佛,即是已完成了他超世的四十八誓愿,也即已成就名号救度一切众生。名号是佛成就的,即是果觉、真如,以心光直入我心的深处;也就是十劫以来,已从佛处“感”过来了!只是我们一直不知这种无尽的慈爱、绝对的救度!闻如不闻,见如不见!现在终于懂了!闻到了!看到了!这由衷的“懂了!”“闻了”“见了!”就是“应”。印光大师说“以果觉为因心”,“感应道交”即是此意。你也是这样的感应道交吗?
有时我们看到一个电视镜头或一篇文章,会哈哈大笑或会心微笑,这就是有了相应、共鸣,但隔后就没有了;也帮不了我们的生活。现在,你看到了名号,活生生的摆在你的面前,你会哈哈大笑或会心的微笑,起了相应,共鸣吗?名号在你一念相应共鸣之刹那当下,就是你即得往生不再浮沉于生死苦海,对你无尽的慈爱,绝对的救度,给你真实大利,你仍在浑浑噩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