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净宗经典净宗论注净宗传承极乐法音感恩念佛莲友专栏庐山龙泉寺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莲友专栏>>愿赋居士>>乃至一念即得往生>>
乃至一念即得往生
添加时间:2023-2-10   作者:愿赋居士   点击:5042

    恭读佛经时,每隔一段时间再研读,常会对经文的旨意,有不同的启发或体会,这是乃因随着生活的历练和生命的成长而感受不同。读祖师们的著作,亦复如是。十二年前,恭读善导大师《观经疏》等五部九卷著作,那时才初逢阿弥陀佛的本愿不久,却能感受到那份亲切感性的开示。最近再读一次,同样的那些文字及以前所标的重点及注记,而深刻的体会与领解,截然不同。
    尤其对于《般舟赞》,惭愧与惊讶十二年前竟然一翻而过,未加细读体会吟味!要不是自己经过了十二年人生的经历,增加了一百五十万字读经论的笔记,已届退休的年龄,恐怕会错过了《般舟赞》字字珠玑,句句感人至深的的珍宝。震撼自己何以今日才知道总共有1126句赞偈,竟是充满着感性;不但有佛法的教义,也涵概净土三部经的妙义旨趣;有三次提到若非世尊的开示,弥陀净土云何得入;有二百多次描写极乐净土的殊胜;有十七次说明粉身惭谢以报世尊及弥陀慈恩。由最初的一句「敬白一切往生知识等,大须惭愧!释迦如来实是慈悲父母,种种方便,发起我等无上信心」,及最后一句「又使释迦诸佛,同劝专念弥陀,想观极乐,尽此一生命断,即生安乐国也!岂非长时大益?!行者等!努力!努力!勤而行之,常怀惭愧,仰谢佛恩。应知!」如此深情感入肺腑,在在说明净土法门是有情有义有爱、有血有泪的;是信心的法门,是报恩的法门,真切阐明念佛是报恩行!!!是由慈悲父母发起我等无上信心!!!
    世称善导大师是弥陀慈父所示现,这可由《般舟赞》体会出来,不但细腻显示出极乐正报依报的殊胜与温馨,如「菩萨知识为同学,携手相将入宝堂」「化佛菩萨与衣被」「即与宝果教令食」「我今到此佛愿力,同缘同行何时来」「为我娑婆得生者,种种供养令欢喜,菩萨声闻亦复然」「父子相迎入大会,即问六道苦辛事」「重重罗网奏天乐,供养无边楼内人」「佛身圆满无背相,十方来人皆面对」「安乐圣众遥相见,知是他方同行人,各起持华迎供养,即刻直入弥陀会」「普劝有缘常念佛,观音大势为同学」;加上叙述九品往生极乐的细节等,可说如见掌上摩尼珠,有如出入家中厨房,巨细靡遗,如数家珍。
    噫!以《般舟赞》为例,我等可曾仔细恭读体会吟味这1126句赞偈否?况乎善导祖师其它著作《观经疏》《往生礼赞》《法事赞》《观念法门》亦曾仔细恭读体会吟味否?净土的经文是极为细腻体贴的,只有丰富的感情才能体会丰富的感情。善导祖师深刻感性的发出,是因为有着丰富内在的智慧,透过著作而表达出来,所以我们才能从中感觉到,有智慧不一定能发出感性,有感性必定有智慧。恭读善导祖师的著作,实在是一种享受,享受着他端出的盛宴。
    《般舟赞》开头即示「不得轻毁他有缘之教行,赞自有缘之要法,即是自相破坏诸佛法眼。法眼既灭,菩提正道,履足无由,净土门何得能入?」
    净土法门,自古以来诸祖大德,以及经文所示,都教我们同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念佛必定往生成佛。能救度我们的是这句佛号,善导祖师既然是阿弥陀佛所示现,他所教导弥陀的「本愿」及「他力」无尽慈爱、绝对救度的理念,以现在的法律而言,是一种智慧财产权,他无条件的奉献给一切众生,并且苦口婆心地劝请大家念佛。每个人对于他的的开示,会因各自生长环境社会的接触面与经历的不同,会有不同的领解,这是很自然的事。当对于祖师的开示或教义各有不同的领解时,谁能说自己的义理才是标准吗?再说,理念与行持不可能有两人完全相同的,既或我们与善导祖师生活在一起,也不可能与他的理念与行持完全相同,如此,又有谁才是正统传承呢?所以不能以自己的为正、为纯,他人的为非、为杂;赞自己有缘之要法,轻毁他人有缘之教行。何况,明白的说,救度往生是靠佛号之力,与任何人或自已有缘的要法或教行无关,各人的要法或教行是各人的趣向,都是很可贵的,都是要被尊重的。
    弥陀「本愿」是指阿弥陀佛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世尊开阐为「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善导祖师在《观念法门》开阐为「若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愿生彼国,即得往生」。
    「他力」是指「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若不能使十方众生往生到极乐世界,法藏菩萨就不取正觉成佛),此中不带任何条件,完全是无条件的救度,「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也是由法藏菩萨完成的。如果说众生要去完成,则成为先决条件;众生必须先完成先决条件才能被无条件救度,不但有违大慈悲,也不合逻辑。何况世尊与善导祖师已明白指出「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转化为名号,这也说明佛力(他力)完成名号。名号不是众生拱出来的
    「他力」在理念上很细腻。有人会口说「无条件救度」,接下去却说「只要信受弥陀救度,愿给弥陀救到极乐净土,从此就专称名号,就已经被救度了」,在心态上又套入条件了。
    愿文的「乃至十念」,世尊及善导祖师开阐为「乃至一念」,依梵文英译为“even for once only”,「乃至」的意义为「甚至」,也就是「甚至只有一念信解」,即得往生极乐净土。「一念」是极为短促的,约为万分之一秒,就算看到、听到、称念一句名号,不加拒绝排斥,就是在内心细微深处已信受领解名号,就在当下剎那即得往生。这就是弥陀慈父的本愿,不可思议的救度。
    就一个凡夫而言,最迫切、最需要了解的是:净土法门是念佛决定往生成佛!然而自己必须是一念、一声的称念就得蒙救度呢?或者必须十念、百声?或者一日七日?或者一形?如果能是「一念、一声即得往生」,那对自己是何等安慰、鼓励啊!
    善导祖师在他所著的五部九卷中,有二十次提到上述的问题,在《观经疏》说「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又说「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大意者,一发心已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是的!重点在于自己发心已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这是从心中的决定性发起的。试想:《无量寿经》以世尊之能尚言「我说无量寿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昼夜一劫,尚未能尽」,如此的威神功德,难到不能使我等「一念」之功,「一念」之剎那,即得往生吗?又「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十二光佛的力量,难到不能使我等一念信解,即得往生吗?又《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世尊说明阿弥陀佛名号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秘密殊胜微妙无上功德,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菩萨、声闻、阿罗汉、一切诸经陀罗尼、神咒无量行法。难到不能使我们乃至一念,即得往生吗?
    《般舟赞》说「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消除」。《观念法门》说「既蒙摄受,定知罪灭得生净土」。我们常引《观经》「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是的!既言「摄取」,定知罪灭得生净土。此乃靠弥陀名号,一声称念当下平生现成的!这是何等大安慰啊!亦是《无量寿经》流通文「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的旨意。
    善导祖师又说「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十具足。云何具足?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这是他开示「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中,已具足一切众生的信愿行,念佛即是已具足信愿行,不必另作意,自己另外再有信愿行。
    《般舟赞》「念佛即是涅盘门」。《法事赞》「弥陀妙果号曰无上涅盘」此亦说明名号具足不可思议功德无上功德,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十具足,则一声称佛即有一愿一行具足。以数学式来说明:1x∞=∞,10x∞ =∞,10000x∞ =∞,∞ x ∞=∞
    称念一声,一念佛号具足无限大不可思议无上功德,称念一日或一形的佛号也是具足无限大不可思议无上功德。
    自己称念一声一念的佛号,即是领取了得蒙救度的无价摩尼宝珠,自己拿出来看亿亿万万次,也是同样那颗无价摩尼宝珠。此所谓起点即达终点。拥有了摩尼宝珠,每每在生活中,每当忆起佛赐鸿恩,或触境生情,念佛是「神往不由唱佛名」的,是从心中涌出的。如此尽形寿自然称念佛名,「一向专称」佛名,是在这种情无异念无散乱之心,自然而然的。这也是颠扑不破,不为异行异解所动摇的。有了无后顾之忧,自然会尽力敦厚伦常,服务社会,热爱人群。念佛成为与佛合而为一,看到名号是与佛相视微笑的亲腻;享受生活,享受阳光空气,礼敬余佛,尊重余行,甚至学习余行乃是基于自己的趣向。名号是这样融入在自己的身心血液中的。
    《观经疏》善导祖师引《华严经》「思惟正受者,但是三昧异名」,念佛三昧是在心态上建立思惟正受。《往生礼赞》说「诸佛所证,平等是一,若以愿行来收,无非因缘。然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是故释迦及诸佛劝向西方,为别异耳」又说「云何护念?若有众生称念阿弥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等,必得往生。证诚此事,故明护念经」。在《法事赞》说「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又说「六方诸佛护念信心,净土弥陀慈心摄受」。凡此,阐明了念佛行者的思惟正受。
    信心,盖即只此!信心于自己在十劫前,依阿弥陀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深重誓愿,已得能往生极乐净土矣!今生今世已在一念称佛名,一念信解,一念之诚,当下剎那即得往生的身份了,这是平生业成的!本愿名号的救度,本来即法尔如是,不受障碍,不必保障,不必忧虑。自己要如何对待自己,要快快乐乐的念佛或担心疑虑,悉听尊便!
    《般舟赞》云:「净土庄严无有尽,十方生者亦无穷,千劫万劫恒沙劫,一切去者不相妨。十方众生未曾减,弥陀佛国亦无增,弥陀愿力随心大,四种庄严皆普遍」。妙哉!弥陀愿力随心大;善导祖师说「阿弥陀佛因中行菩萨道时,乃至一念一剎那,三业所修皆是真实心中作,凡所施为趣求,亦皆真实」。试想:以此成就的佛果(真如名号),却要众生在临终十念、一念才能蒙获救度吗?平生现成的十念一念就不算数,不能蒙获救度吗?《楞严经》说「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恭读弥陀慈父示现的善导祖师的开示,亦是随我们自己的心量心力有多大,而领受慈父的愿力就有多大! 

上一篇: 谨奉上《经义见解》

下一篇: 平安快乐享

Copyright @ 2010 净土宗祖庭-庐山龙泉寺网站 赣公网安备36040202000339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8825号-2
  南无阿弥陀佛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赣(2022)00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