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净宗经典净宗论注净宗传承极乐法音感恩念佛莲友专栏庐山龙泉寺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感恩念佛>>欢叙集>>《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心得記>>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心得記
添加时间:2023-01-28 08:51:01   作者:李胜雄   点击:5558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心得記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是佛教經典中最普遍流通的,不但廣受持誦,也多見寫在立軸、匾框掛在廳堂或書刻在工藝品隨時流通。本經譯本有八部,但以唐朝玄奘大師於公元649年所譯共260字義理最為精妙而且便於持誦,自古以來即最為流行傳播。玄奘大師在西行印度取經,過八百多公里沙漠,常遇很多鬼怪即念心經化解,靈驗非常。古今很多靈驗錄中或常見在祭典或節慶中,稱念持誦心經,而獲得殊勝的解厄或加持。
  首次讀到《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是在28年前,當時尚未接觸佛法,心想怎麼這麼短的經文,很多著作都是厚厚的一本?於是就想把文言文轉為白話文,使能簡易了解。於是以斌宗老和尚《心經要釋》作為基本,再佐以多本的其他解釋,費心費力把第一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轉為白話文後,發現自己只不過用較多的文字去解釋較少的文字,而對經文的意義完全不懂。而且這一句好像是誰在說明「觀自在菩薩」?那麼後來的「舍利子」又是誰在稱呼「舍利弗」呢?
  最近再恭讀《心經要釋》每為其有關佛學內容的豐富與細膩,為之感激感謝感恩不已。從而得知據唐朝般若共利言於公元790年譯本,說明世尊入廣大甚深三昧時,舍利弗承佛威力,合掌恭敬向觀自在菩薩言:善男子,若欲學甚深般若波羅密多者,云何修行?於是觀自在菩薩遂說出這本心經。如是說已,世尊從三摩地起,讚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甚深般若波羅密多行,應如是行。本經是觀自在菩薩從親證境界所流出之言教,結集經人加上第一句經文特引之作為發起與綱要。如現代的報告或公文的主旨。
  觀自在菩薩對尊者舍利弗,首先即開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色」指物質的一切現象,生理上指身體,這些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起的虛幻假像並非實有存在。如谷,是山谷、空氣、風雲、水草、樹木….因緣和合而生起的,沒有自性(緣起性空)。然而何以能生起呢?必然有一個動能「空」(空性、佛性、真如、實相、自性、菩提、涅槃、法性、如來藏….同義而異名)。「即」有和融、不二、不離之意義,佛教有「不一不異」(不是同一也不是相異)之說,如海水與波浪。同理,「煩惱即菩提」乃性相不二彼此不離。愛因斯坦「相對論」E=MC2,E能量=M物質以C光速每秒30萬公里的平方極速進行時,即成為能量。所以能量不滅定律亦是物質不滅定律,此亦說明色與空的「不異」與「即是」。
  「色」是身體外在的物質作用,而「受想行識」是心理內在的精神作用依附於身體,既然身體(色)與「空性」不一不異,則依附於身體的「受想行識」當然也是因緣和合而生起,與空性也是不一不異,所以經言「亦復如是」。
  色受想行識謂之「五蘊」,蘊有積聚之義,又名「五陰」有遮蔽之義,表示能遮蔽我們的真如自性。「受」是色身接觸外境所生之感受有苦樂之受。「想」是對已受境界分別之想像有喜惡之想。「行」有造作思慮的作用。「識」有了別之義,即對境界了別識知並存藏於第八識(阿賴耶識)。約如色蘊為生理上的生命體,餘四蘊為心理學上的感情(受),觀念(想),意志(行),認識(識)的道理相同。
  觀自在菩薩對舍利弗進而說明「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亦即這些由五蘊色心所造作生起的有形或無形的行為或思想觀念等,與空性雖不一不異,但色心所造作的會有生滅,而空性則恆常不生不滅;色心所造作的會因受到環境善惡薰染而有垢淨,但空性是清淨寂然不垢不淨;色心所造作的會因悟迷而認有增減,但空性圓滿如虛空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楞嚴經》有一段「破相文」與《心經》內容相同,但《楞嚴經》用「非」《心經》用「無」,都是在說明「幻有」。佛教常以大圓鏡形容一切眾生本來具有的佛性,宇宙萬有森羅萬象即如鏡中之物,雖說其無但宛然存在,所以說「非有非無」此乃幻有之意。再如現在3D電影或廣告片,《阿凡達》(AVATAR)的奇花異草,怪獸懸山無一事實,卻與生活融在一起。《少年PI的奇幻漂流》在海難後,少年與一隻老虎同在救生艇漂流大海,幾天的攻擊追逐互動,在真實的生活上完全不可能,但卻宛然實有。佛性就如銀幕,我們就在上面奇幻漂流的扮演而已。一切眾生的佛性充滿虛空是一體的,所以說「一個法身」,這是一切眾生的真正生命,其他宗教稱之為上帝、耶穌、阿拉、道…..不同名詞而已,以現代觀念稱之為「能量」。能量之外豈另有他物的存在?一切諸法不外色與心,五蘊色心是幻現並非實有存在,如鏡中之物像,但其體當下顯現在空性之中。這也就是「照見五蘊皆空」。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此即佛教所說「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攀「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生「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總稱為「十八界」。如眼睛只能看到色(物質)而不能看到聲音、香味觸法等,只能生眼識,有其界限之故。「六根」是凡夫的意識投胎後成熟而有,出生後會去對應各自對象之塵境,謂之「六塵」又名「六境」,並各自產生種種分別取捨識知謂之「六識」。五蘊十八界都是緣起所幻現的假相,但凡夫因不能了悟體認緣起性空無自性之理,一再追逐認為有形有相才是實有致生死無盡。
  《華嚴經》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楞嚴經》說「萬法所生,唯心所現」,儘管這些由五蘊十八界所幻現的宇宙萬有假相,而本體基礎卻是由我們的真心所出,所以當下就是空性佛性。所以《楞嚴經》用「非」表示「非眼耳鼻舌身意,非….非…..」之後,再用「即」表示「即眼耳鼻舌身意,即…..即…..」。當我們能了悟體會這乃不一不異,不再為假相而奔馳求取,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就趣入真正的生命體,宇宙萬有與自己身心世界是一體和融的,森羅萬象是沒有實體的影子映現在大圓鏡佛性中;生活的追求會自然趨於平安快樂,生命的價值成為利他而把心量擴大,得到佛性的大安樂,了脫生死。這部經是要讓我們證得真正的生命,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真心,所以是《心經》。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此為「十二因緣法」是順著生死而流轉者(流轉門),即無明緣(引生)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吾人即一再如此流轉生死不得解脫,由於無明而引生(緣)一切行為造業而引生業識投胎而成名色(嬰胎),成熟後而有六根出生後與外境接觸即領受苦樂的感覺,引起貪愛追求妄取以造作業力擁為自有,造作業因必招果報成未來之受生,接著諸根衰敗命終而老死。
  此十二因緣法是已了脫生死二乘「緣覺」(辟支佛)所修行之法,這是因觀察因緣生滅,獨自覺悟解脫而證聖果,也稱「獨覺」。由於「無明」是生死之根本,無明一滅,自己的真如自性(真心、空性、佛性….)顯現,看清一切事理不再迷執幻化的假像,自然不去造業(無明滅則行滅)從而能逆生死潮流而至老死滅(還滅門)。由此可還復真性,不再有無明的障遮,而滅除生死。
  然則,無明是我們真正生命(如來藏,阿賴耶識)的一部份,與真如、佛性、空性合為一體(即「真妄和合」)。《入楞伽經》云「阿賴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斷絕,身俱生故;離無常過,離於我過,自性清淨」《勝鬘經》云「自性清淨心而有染污,難可了知」永嘉大師說「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所謂「萬法唯識變」。
  辟支佛因尚未徹證空性圓融之理,此段經文在予以破除法執。因為在真空(實相)中,自性本無無明,何需解脫無明?(無無明盡)乃至本無老死,何需解脫?(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這是釋迦牟尼佛悟道後最先向他的五位弟子所說的「四聖諦法」。「苦諦」是說眾生在三界所受生老病死輪廻之苦,天災地變貪瞋癡等,身心內外之苦。「集諦」說明苦的由來是由自己造作一切惡業,依業受報招感積集而成。「滅諦」對此無盡痛苦必須急求解脫,使能斷滅生死煩惱而得涅槃之樂。「道諦」為要滅苦斷集求涅槃,所必須的修行種種法門道理。
  二乘「聲聞」,聞佛之聲教或遺教修行,覺悟這四聖諦真理而證果。然則,在「諸法空相」中,既然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眾生真如自性本具如此,哪有什麼生死之苦可了?有什麼煩惱可斷?自性圓滿,有什麼要斷滅解脫?有什麼要證得之道?所以是「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由於眾生迷故,須用般若智慧觀察,若無迷者何須用之?故云「無智」;由於迷故,初悟時似有所得,其實自性本具無上功德安樂,無所謂得個什麼,故云「無得」。
  菩薩在修行照見五蘊諸法皆空,如一再存有能觀之智,又求取所得之果,即是「著相」修行,此仍是一種「法執」未能與真如實相契入。諸法空相中,不增不滅,自性本具如此,本無煩惱可斷(無智)也無菩提可證(無得),自性、煩惱、菩提是一體無異,所以「無智亦無得」。《楞嚴經》也說明「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不知色身外泊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眾生自性真心中本已具足一切,何必另得個什麼呢?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總之,凡夫、緣覺、聲聞、菩薩等修行的種種諸法,所稱之「得」,都是因妄情執著而有;諸法與自性本就「不一不異」,具足圓滿功德,有什麼可謂「得」呢?了悟於此就是菩提薩埵(菩薩),而依般若波羅密多修行,能開發真心而無罣礙也無恐怖,能遠離顛倒夢想的虛妄不實,證得終極自性真如心體的大安樂(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過去、現在及未來的三世一切諸佛,也是依般若波羅密多修行而成就了無上正等正覺(證得佛果)。「阿耨多羅」譯為「無上」表示功德圓滿沒有能超其上。「三藐」譯為「正等」表示能真正平等力行利他。「三菩提」譯為「正覺」表示真正的自樂。這些都自然而成的「真得」,不是去追求得到的。
  「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由是之故可知般若波羅密多有神妙之力能令受持者斷除煩惱解脫生死之苦;經文「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所以是「大神咒」。能照了受持者癡闇與無明虛妄;經文「遠離顛倒夢想」所以是「大明咒」。能令受持者直趨無上菩提,無一法能超勝;經文「究竟涅槃」所以「是無上咒」。能令受持者成就佛果,無可相比等齊;經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是無等等咒」。由於有此殊勝功德力,所以能使受持者永除一切世出世間的苦厄,是真實不虛假的。
  「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去吧!去吧!度到真實彼岸吧!大家同度到真實彼岸吧!快快來成就佛果!!!)
  本經從開始,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罣礙;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有五處說到「般若波羅密多」,然則並未說明意義或如何行深,而從五蘊、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聖諦、無智無得,說明諸法空相。這是顯宗在以道理示人修持開發佛性,而最後示以18字的咒語說明「般若波羅密多」,這是密宗以密咒持誦諸佛菩薩的心咒來開發眾生的佛性,乃「真實大道平易親切」的大慈大悲。顯示出本經的顯密並施,圓滿普度不同根機趣向的眾生。
  從而可以體會「行深」的意義,在於深切信受持念心咒的聲聲呼喚「快快來成就佛果」。就淨土法門而言,「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正是彌陀慈父的聲聲呼喚,快來吧!快來吧!大家同以念佛往生極樂淨土,速疾成佛果,同名同號為阿彌陀佛。「依般若波羅密多」依,即「南無」般若波羅密多,即「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行深」即與佛號建立親情。這只需在一念之間的剎那,體會認知信受於此,即已開發自己真正的生命,確立了現行生活上新的精神支柱,久久自芬芳。

上一篇:

下一篇: 欢叙集(1)

Copyright @ 2010 净土宗祖庭-庐山龙泉寺网站 赣公网安备36040202000339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8825号-2
  南无阿弥陀佛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赣(2022)00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