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净宗经典净宗论注净宗传承极乐法音感恩念佛莲友专栏庐山龙泉寺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莲友专栏>>愿赋居士>>九、信沁于心情发于言(三篇)>>
九、信沁于心情发于言(三篇)
添加时间:2023-2-10   作者:愿赋居士   点击:4232

    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
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
    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九、信沁于心情发于言(三篇)

心得九之一
    信证居士的母亲,在庚辰年底因病就医,经打针治疗二天,不但未起色反而更严重,门诊的医生没有打算给予住院作紧急的处理。信证未有母亲此次严重病况的经验,正心乱失措之际,幸而遇到佟姓及蔡姓两位年轻医师,赶快协助及时住院得到正确的治疗。
  她的母亲在病情稳定后,对信证说「阿弥陀佛早就知道今年冬天会有此病,所以安排这两位年轻医师和我认识」又说「虽然一点气力都没有,急性气管炎并发心衰,使呼吸非常困难,但心里很明白:没看到阿弥陀佛来,就知道这次死不了,可是就念不出佛号。」信证问母亲「真的相信当临终时,阿弥陀佛会来迎接您吗?」母亲说相信!
  信证再问「为什么对看不到、摸不着的佛,有这么大的信任?」母亲表示虽然没看到真正的佛,但她知道佛真的经常在保护她。如前年秋天,在马路边的菜市场,蹲下来挑菜时,突然被人推倒扑入菜堆中,但当时并无人在旁推她呀!紧接着就有一辆轿车,正从她蹲过的地方急驰而过,而司机正侧头看车子的另一边。母亲很肯定说:这是阿弥陀佛看到险情,把她推到安全的地方;如果她不是念佛人,这天肯定被车压死了。母亲再次强调「虽然我看不到佛,而佛每时每刻都在我身边。所以我寿命到时,他肯定会来告诉我、迎接我」。
  信证又问「假如那天您真出事了,根本没来得及想佛念佛就断气了,您能不能生到极乐世界去?」母亲坚定说能!因为这是佛对念佛人下的保证!
  信证再问「假如您发现自己死了,也看到阿弥陀佛来迎接您,这时您又看到我很悲哀地扑在您身上哭,您会不会因为留恋我而不能跟着阿弥陀佛走?」母亲说不会!人都要死,不能总赖在儿女身边不走,而且阿弥陀佛比儿女还好。信证还问「听别人说,人死后一听到家人的悲哭,心念一动就又堕入轮回。以后您走时,您是否不要我们哭?」母亲说「按道理,我到比这个世间好百万倍的地方去,做儿女的不应痛哭,但几十年的母女相依亲情,从此阴阳相隔,能不哭吗?想哭就哭吧!如果我心念一动,又落生死或到地狱去,那么阿弥陀佛的能力也太有限了!既然你们都说阿弥陀佛是佛王,他不会让我再轮回的!」
  噫!信沁于心情发于言。信证居士之母是一位文盲的老妇人,信证自小即与母亲相依为命,近年来信证闻知名号救度众生旨意,并告知母亲,竟能在期间对生命的感受与名号的体会,如此真实深刻,诚令人钦佩。
  几年前读到一则典故:唐末玄则法师挂单于法眼法师,住了很久未见玄则法师问及佛法大意。玄则表示已在青林禅师处获得开悟。法眼恐怕玄则会错青林之意,请玄则说明经过。玄则说,他问青林「什么是佛法大意?」青林答「丙丁童子来求火」。玄则表示他一听就开悟了!法眼问玄则开悟了什么?玄则表示丙丁是火,火童反而来求火,正表示自己原本是佛,却反而来问佛法!
  法眼向玄则表示,果然会错了青林之意,并未开悟。玄则大怒而去。法眼向弟子说,此去如半途而回即有救,表示还有疑根,有可觉之时。果然玄则折返并向法眼忏悔,请求指导。法眼允之并请其发问。玄则问「什么是佛法大意?」法眼笑答「丙丁童子来求火」。玄则豁然大悟。
  初读这个典故,似乎有所领悟,但又说不上来。后来在《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读到文殊菩萨对于「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答曰「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然而维摩诘对同样之问题却默然无言,文殊菩萨乃赞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此时才体会出玄则对于「丙丁童子来求火」,有了文字语言在解释时,尚是在意识的范围内作文字解而已,亦即「措言于法相」的作意,到了第二次同问同答时,才是真能契入了。
  同样的,当一个净土行者,对于念佛尚不能真实深刻领解名号即是自己的真实生命,是佛的大信心、大愿力、大行为来完成自己的往生极乐净土;我等之「信」,是信受佛的大悲本愿;信受我等之往生已由佛完成;则,对于「大慈大悲」「华开见佛」「心花怒放」,都只是文字解而已,不能与名号相应默契;再多的言说都只是在文字堆里挣扎而已。

    当自己在理念上调整过来了,就会如「入不二法门品」,从「措言于法相」(在此,法相即名号),进而「有言于无言」(无言者,名号之不可思议功德力),再进而「无言于无言」。虽然语、默有所不同,但都因念佛故,即得往生极乐净土矣!
  「信沁于心情发于言」,自己与名号的亲挚亲昵如何?自己心知肚明。形之于外的,自己对于家庭社会的仁民爱物与敦厚伦常,也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以信证之母为例,没有生死的后顾之忧,真正得到大安心了,对于四周的人事物反而才易产生珍惜与热爱。自己的言行到了什么程度,就反映出念佛的心情到了什么程度。

九之二
  释迦牟尼佛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之后,即接着由六方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加以证诚,此有深切的意义:
  一.彰显阿弥陀佛第十七愿所成就的殊胜:因为成就了不可思议功德的「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此无上果德珍果,最重要的是必须使众生领受享用。此愿即是咨请十方无量诸佛,称赞宣扬给一切众生听闻,使众生能信受本愿名号无尽慈爱绝对救度的旨意。试想:极乐世界离此有十万亿佛土,我们何以能听闻而持诵佛号呢?此即世尊乘此愿而予宣说称赞,加上诸佛之证诚宣扬之故。
  二.授记一切众生念佛必定往生成佛:唐朝法照大师在五台山竹林寺,面值文殊菩萨及普贤菩萨,告以「汝今念佛,今正是时」,并告以「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令无间断;命终之后决定往生永不退转,疾得成佛」。两位大圣并各舒金手摩法照之头顶,为之授记「汝已念佛,故不久证无上正等菩提。若善男女等,愿疾成佛者,无过念佛,则能速证无上菩提。」此即说明对法照大师的双重授记并保证疾得成佛,也对念佛的善男女等授记保证。同样的,十方无量诸佛既然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则我等亦都在十方无量诸佛的广长舌相所遍覆,此即受十方无量诸佛授记念佛疾得成佛。
  三.足征为诸佛之出世本怀:《阿弥陀经》为世尊无问自说,即在彰显世尊之出世本怀。而十方无量诸佛既然「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即标明世尊说《阿弥陀经》时,不但为我们娑婆世界众生所说,亦同时向无量诸佛世界的众生宣说,而诸佛加以证诚,亦即为诸佛之出世本怀。也表示此经唯佛与佛乃能究尽、乃能流通。
  四.「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具十方诸佛之功德:虽然世尊只有列出阿閦鞞佛等五位佛名代表东方诸佛,然而东方世界既然有恒河沙数诸佛,则佛名中必然会与其它之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等世界之佛名相同(所以西方世界列有「无量寿佛」。有人临终称念《阿弥陀经》至此而化,亦可知其微妙教化)。世尊在此经列出三十八位佛名以代表一切无量诸佛,所以经言「一切诸佛所护念」,又言「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此即表示阿弥陀佛名号具足十方诸佛功德。
  五.唯此经有诸佛证诚其它法门则无:此经单一纯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未兼说其它余行,此乃执持名号为弥陀本愿故,专复专于念佛故,所以诸佛证诚。又,虽然《无量寿经》《观经》也有说明阿弥陀佛,为再次提醒众生,免于因不知念佛往生而失此大利,故在此经特为证诚,诸佛并以若不依此证得往生者,舌头就不能还入于口自然坏烂作为誓证!
  六.现生即为诸佛所护念:善导大师在《观念法门》说「护念意者,亦不令诸恶鬼神得便,亦无横病、横死、横有厄难,一切灾障自然消散,除不至心」;而最重要者,在于经文所言「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一句「进行式」的语气,亦即我们念佛,现在当下即为一切诸佛所护念!而且立即处于「不退转」菩萨的地位,不会退也不会停留,一直前进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疾得成佛之意)。
  《华严经》说「八地菩萨常为如来之所护念」。「不退转」是八地菩萨之法身大士,也就是「正定聚」,现在念佛,现在即得「正定聚」之位,常为如来所护持不退,念念不舍。《无量寿如来会》说「彼国众生若当生者,皆悉究竟无上菩提到涅盘处。何以故?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无量寿经》也有同样的表示,第十一愿云「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成就文云「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之聚」。
  可见能了知「建立彼因」是何等重要与珍贵!善导大师《散善义》云「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当我们生起信受阿弥陀佛大悲誓愿救度众生的心,已成就了名号、已成就了一切众生得能往生极乐净土;对于此,不动摇、不退转的信心者,即相应入于「不退转」之位,亦即「正定聚」之位。此言「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也!此是阿弥陀佛本愿力所回施的,不是我等自己有一丝丝的能力可达成的,所以谓之「胜异方便」。此为「了知建立彼因」也。
  「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是我们了知阿弥陀佛成就本愿名号及极乐净土而称念名号,在此秽土所即得的「始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我们往生极乐净土之后,必至灭度速证无上菩提的「终益」,也是阿弥陀佛最彻底的大悲本愿所在。因之,龙树菩萨《易行品》说「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实时入必定,是故我常念」;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说「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又说「住定聚故,必至灭度」。

九之三
  有一次乘坐出租车,是一位张姓男司机。看到他在驾驶座前用塑料框竖立着阿弥陀佛像,心中觉得可喜,就问他「张师兄,很难得看见有人这样恭敬的把佛像放在自己的面前。请问:如果您放的是父母亲的像,和放佛像,在心中的感觉是不是相同?」。他回头看了我一下,我表示要利用有缘在一起的时间,大家来启发。
  他想了一下说「放父母的像是一种亲情的感受,而佛像则保佑自己开车安全」。我说「开车安全除了自己注意之外,这么拥挤的交通,有时也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他接着说「佛像也可以使自己有个归宿的感受」我说「哦!这个就很重要了!归宿感是您现在一时脱口而出说说而已,或平时面对佛像就有这种感受呢?」他一时答不出来。
  我说「亲情是因为父母生育我们、教养我们,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深恩似海,所以能具体感受。然而,归宿感您建立在什么基础呢?」他陷入沈思又答不出来。我说「亲情及归宿,都是要从内心发出的真实感,和南无的意义一样。可以请问令尊的大名吗?」「张海山」「您现在想一下,在您脑海里有过任何一件事,让您觉得父亲疼爱您而受感动敬爱的事情,您想起了吗?」「……想起了」。我说「此刻您就是已称念:南无张海山。南无的心,是随着您对父亲所给予自己恩情与感激,而深刻相应的;感受越深刻,到了倾出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的生命一致,就是归命。自己的生命真正有了去处,蒙受了佛的救度,才是真正有了归宿」。(然后我说明了佛号的无尽慈爱绝对救度意义,张居士欣然领解)
  世尊在 《阿弥陀经》中,三次劝请众生发愿愿生极乐国土,我们对此深刻的感受,到了什么程度呢?
  第一次,在说明极乐国土依报、正报的殊胜之后,即说「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此「闻」,是「闻彼西方无量寿佛清净佛土,无量功德众所庄严」。
  第二次,在说明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念佛往生之后,即说「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此更说明此为佛眼所见之利,也是以世尊自己做见证加以证诚。
  第三次,在一切无量诸佛证诚之后,即请一切众生皆应信受世尊及诸佛所说与证诚,并肯定「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随后即说「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整部经文读诵一遍,只不过十几分钟,而世尊竟然三次劝请众生应当发愿愿生极乐国土,可以体会那是何等殷切焦急啊!也可以说是苦苦请求众生的!「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相应于「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然则「若已生」是表示已往生,这必须过去「已发愿」啊!然则我们在何时已发愿呢?这部经是世尊无问自说的,一切众生在此之前从未听闻,我们在什么时候发愿?哦!就是当我们听到极乐国土依报正报的殊胜之后,世尊第一次劝请我们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而我们当时即发愿的当下剎那,就是已即得往生了!或者第二次劝请时,而我们当时即发愿的当下剎那,就已往生了。
  算一算,从世尊第一次劝请到第三次,当中有几分钟呢?我们就在这么短的时间中,一经发愿,就是于极乐国土若已生了。虽然我们业报之身还在此秽土,实际上已即得往生极乐净土,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所以才用「若」字来说明此殊胜之情事。如现在我们发愿,当然现在就已往生,何苦要将来发愿将来往生呢?
  《无量寿经》说「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而《阿弥陀经》世尊说「我见是利故说此言」接着即说「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为什么「不可思议功德」之后,要加上「之利」呢?
  经文所说的「利」又是什么呢?世尊在《无量寿经》言「我说无量寿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昼夜一劫尚未能尽」。以世尊之能,尚且昼夜一劫未能说尽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功德;可是再多再多的不可思议功德,如果和我等众生无份,不能惠以我等真实之利,那又有什么意义呢?经文密集的两次重复说明「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即用这种加强语气来保证:发愿即往生且不退转于成佛!而这种殊胜的大利,并没有要求我们做到这个或做到那个才能即得!因为这样是我等所能堪而且易于做到,所以是「不可思议功德之利」。这样也就是「闻说阿弥陀佛」了!
  领解于此,则世尊及一切无量诸佛对我们剖心剖腑的呼唤,不啻是呼唤「我说的是真实的!我说的是真实的!…… 

Copyright @ 2010 净土宗祖庭-庐山龙泉寺网站 赣公网安备36040202000339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8825号-2
  南无阿弥陀佛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赣(2022)0000044